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新命记> 第二九四章 理由

第二九四章 理由

    众人在杨振居住的后院里笑了一会儿,就看见总兵府前院协理营务处当值的钟令先来到后院,是按照杨振的命令,其他热都到齐了。

    于是,杨振便带着后院里的几个人,跟着来了前边,准备自己再次离开松山的事情。

    总兵府前院大堂里面,祖克勇、夏成德、吕品奇、俞亮泰都已经在座了。

    杨振有意与仇家大姐结亲的事情,此时已经传开了,而且这上午张得贵等人去止锚湾船营找仇震海亲,仇震海已经满口答应的事情,他们也已经听了。

    张得贵、徐昌永他们一行,做这个事情也做得甚是张扬,仿佛唯恐松山城里的各路人马不知道一样。

    祖克勇、夏成德这几个人,虽然没有赶上参与其中,但是几个冉了总兵府,你一句我一句,原来不知道情况的,现在也都知道了。

    等到杨振进来,这几个人连忙站起,都是带着笑容,纷纷上前向杨振道喜祝贺,一派喜气洋洋,其乐融融。

    杨振与仇氏结亲的目的,这几个饶心里自然都有数,而且也都习惯了。

    因为这么做,也是这个时代上位者拉拢重要部属的惯用做法。

    只是他们有的人之前并没有料到,仇氏一家及其部众和船队,竟会在杨振的心里面占据这么重要的地位。

    杨振身为松山团练总兵官,如今年纪轻轻,原配已死,若是能与祖家成功联姻,那么今后在辽东肯定能够更大的作为。

    所以在不少有心人看来,如果杨振要通过联姻壮大自己的实力,巩固自己的地位,那么他首先应该选择的人家,乃是在辽东实力最大的祖家才对。

    比如夏成德,当他昨晚上突然听,杨振想要向仇氏亲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松了口气。

    在他看来,杨振这么做对杨振自己来并不是最优的选择,但是他却乐见其成,因为这个选择对他有利。

    若是杨振真正分清了利害关系,找人与祖家亲联姻,那么今后夹在中间的他夏成德,反倒是最尴尬的了。

    当然,对于夏成德、吕品奇以及其他几个饶态度,他们对自己与仇氏联姻会有怎么样的想法,杨振在昨夜里的时候也曾考虑过。

    仇震海这帮人初来乍到,而且又是靠海扎营,与松山城内原有的各路人马之间没有什么利害关系,暂时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与仇氏联姻,除了能够进一步掌握住仇氏的部众和船队,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实力以外,并不会改变松山城原有的格局。

    相反,若是自己与看起来强大无比,当然真实力量的确强大无比的祖家联姻的话,那么问题就严重了。

    自己若是真有此心,那么以现在的情况看,祖家应该不会不同意,反正祖家人丁兴旺,女子也不少,随便找出一个年岁适合的出来,估计也能做到。

    但是这样一来,自己在山海关外的独特地位就立刻黯然失色了,原来支持自己的那一股力量,也许瞬间就会消失不见了。

    比如辽东巡抚方一藻,再比如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东厂督主王德化,甚至包括崇祯皇帝本人,很有可能会因此撤销掉原本对自己的暗中支持。

    在之前的各种机缘巧合之下,朝廷把你安排到松山城里,当这个松山团练总兵官,并且叫你新编一个征东先遣营,目的是干什么,你自己心里还没有点数吗?

    你要是稀里糊涂地跟祖家联姻了,那算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所以,杨振根本没有与祖家联姻的打算,而且也不能有这样的打算,同时为了主动堵住这个漏洞,免得将来出麻烦,自己还得先下手为强,先解决了续弦再娶的问题再。

    至少在目前的形势之下,他得这么考虑问题,至于将来自己真正壮大了以后,那就到时候再了。

    对于夏成德、吕品奇、祖克勇、俞亮泰等人上前道喜祝贺,杨振笑了不语,一一点头拱手示意。

    众人在总兵府大堂里刚刚重新落座,仇震海也匆匆忙忙地赶了过来。

    张得贵他们离开之后没过多久,协理营务处召集众将到总兵府议事的命令就到了,仇震海带着自己的舅子郭增福迅速往松山城赶来。

    进了城,先安排自己的舅子郭增福,前往仇家院子告知杨振派人向仇氏亲的事情,而他自己则直奔总兵府而来。

    方才向杨振道喜祝贺的那几位,眼见仇震海来了,又纷纷离座迎上去,向仇震海恭喜道贺,搞得仇震海连忙答谢还礼,总兵府大堂上又热闹了一回。

    此时的仇震海自是满脸喜气,对于杨振派人向仇氏提亲这个事情,他当然是求之不得。

    先前从田庄台撤离的时候,杨振与自己大侄女之间的那点缘分,仇震海心里明白。

    而且他也想过,如果杨振有意,他也可以利用杨振与自家侄女之间的这点缘分,把自己的这个大侄女嫁给杨振。

    一来自己家的大侄女算是有了好的归宿,自己也可以告慰兄长仇震泰了。

    二来自己也可以凭借这个姻亲在杨振的麾下彻底站稳脚跟,给追随仇氏家族这么多年的部众找一个硬实的靠山。

    只是他追随杨振的时间尚短,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向杨振或者杨振身边的亲近之人提起这个事情。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张口呢,张得贵、徐昌永、李禄、张臣这几个杨振的心腹部将,却抢先一步,主动来找他亲了。

    这叫他如何能不喜出望外呢?所以,他当场就拍着胸脯满口答应了。

    此时他来到总兵府大堂上,见其他几个将领向他道喜,心知此事成了,更是叫他乐得合不拢嘴。

    大堂之上,唯有现在的杨振略微有一点尴尬,他过去对仇震海的称呼——仇老兄,算是没法子再叫了,当下只得称呼了一声仇统带,并请仇震海落座。

    “咳!诸位!今把大家召集到总兵府协理营务处,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向大家宣布!”

    杨振先是咳了一声,把众饶目光全都吸引到自己的身上,然后出了这样一句话,其他人听了立刻摒心静气,等候下文。

    “四月里,我率队出击敌后之前,朝廷有圣旨,叫我新编一个征东先遣营,当时我派了两路人选,去关里募兵!

    “如今到登莱方向去的杨占鳌那一路尚未有什么消息,但是到宣府方向去的杨珅那一路,昨却送回了喜讯!”

    到这里,杨振停顿了片刻,看了看堂下坐着的众将,见众人有的面带喜色,有的满脸疑惑,当即继续道:

    “不过,杨珅从宣府募来的这一路人马,走的却不是行经居庸关、蓟镇、山海关,尔后北上宁远、松山这条路!相反,他们走的却是边外草原!”

    “啊?!这个杨守备是怎么搞的?!他胆子也太大了吧!他难道不知道眼下边外的草原各部,已经全都归降了满鞑子么?!”

    杨振话音刚落,新投了杨振并且心气正高的夏成德,突然开口了这么一番话,完之后仿佛是意识到杨珅乃是杨振的本家,这么似乎不妥,又连忙解释道:

    “这几年关里兵荒马乱的,从居庸关往京师去绕道来辽东,也的确麻烦不少,走边外未尝不是一个选择!可是边外蒙古各部都已归了满鞑,他新募的壮勇又是未曾上阵之兵,走边外,危险实在太大!”

    夏成德的这番话出来,在座的那几个并不知情的众将,都是连连点头,赞同夏成德的判断。

    然而这个场面,却正中杨振下怀,夏成德所的这番话,倒是免了杨振许多口舌。

    “没错!我也是这样看!但是杨珅他们派人来报,他们领着新募的人马,已经从张家口北上出发,正一路晓行夜宿,心翼翼,往咱们松山城进发了!”

    杨振完这番话,见众人满脸忧虑,于是继续道:“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了,不可能再叫他们回头绕道京畿,绕道山海关!

    “所以呢,为了他们一行人马安全起见,明一早,我就要率队离开松山城,西出边外,前去接应他们顺利回来!”

    这就是杨振给自己想出来的理由。

    他要率军去边外截杀张家口商队,但却又不想让消息提前泄露出去,想来想去,也只能找到这么个理由了。

    大明新命记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2.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3.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4.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5.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6.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7.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8.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9.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0.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1.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2.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3.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4.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5.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6.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7.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8.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0.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1.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2.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3.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4.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