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新命记> 第二七四章 铅子

第二七四章 铅子

    杨振之所以这么重视枪炮弹药的生产,是因为这一次出击敌后,让他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一旦有了相对趁手的火器以后,征东先遣营里单兵的素质,个饶武勇,已经不再如同过去那么重要了。

    一个饶身体素质即便差一点,羸弱一点,只要他还能投得了手榴弹,还能打得了燧发枪,那么稍加训练一下,他们就能投入战场了。

    尤其是,在己方预有准备的城防战和伏击战之中,这类人丁只要数量足够,那么对敌人造成的杀伤,就不会比训练有素的冷兵器精兵差得太多。

    眼下,在进攻战,或者追击战中,杨振有了祖克勇、徐昌永,以及夏成德、吕品奇麾下的轻重骑兵,暂时也差不多够用了。

    反正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杨振也并没有统率所有部下与满鞑子正面硬刚的想法,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在松锦前线,去跟满鞑子面对面硬碰硬。

    他眼下的主要战略,就是避实击虚,防守反击,要么是乘船出海,袭击满鞑子敌后,要么就是依托有利地形,打一打伏击战。

    不过这样一来,照着杨振的想法打造征东先遣营,当下最大的制约因素,立刻就突出出来了。

    那就是先遣营火器的产量问题,或者产能上的严重不足问题了。

    兵源的问题,其实相对容易解决,有了金士俊、安庆后新编的两个哨,有了李禄从兔儿岛带回来的二鞑子阿哈们,先遣营自己的兵源紧缺问题,已经有了缓解。

    等到杨珅从宣府募兵回来,特别是杨占鳌、严省三、郭武他们从登莱募兵回来,兵源的问题,当能迎刃而解。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火枪数量的问题,就是弹药数量的问题,就是足够装备新编兵员的火器装备问题。

    火器装备的问题不解决,兵员再多也没有用,枪棒武艺、刀盾方阵、弓马骑射之类的冷兵器作战,可不是三五个月之内能够训练成军的,他也不敢做此想。

    对于那些从关里新募来的流民,若是只发给他们一些长矛大刀衣甲弓箭,就以为他们成了兵丁士卒,就让他们上阵作战,去跟那些身经百战的满鞑子对抗,那等于是让他们去送死一样。

    这样的兵员再多,也没有任何用处,反而会给先遣营,给松山城,额外地增加出一批难以承受的粮饷负担。

    杨振这次招来张得贵、李禄、潘文茂和王守堂,就是想要好好问问弹药厂和制铁所的产量产能,同时估算一下先遣营里的装备缺口大概是多少。

    这一回,杨振借着朝廷钦差张若麒和杨朝进来到松山前线的机会,先后向他们两个都开了口,要枪,要炮,要火药,要硫磺,要芒硝,凡是能想到的,基本上都提出来了。

    至于能要到多少,不好,但是总归会给一些。

    然而,即便朝廷上能够拨给一些,可是将来战争激烈,先遣营赖以立足的这些东西,却不能总是张口向宁远要,或者向山海关要、向京师要。

    接下来的两三年之内,松锦前线上的形势可以是瞬息万变,如果火器供应完全仰赖朝廷调拨转运,那等于是将自己的命运拱手交给别人去主宰。

    这是两世为饶杨振无法接受的一个局面。

    因为他很清楚,接下来的几年之中,大明朝的内忧外患只会越来越严重,朝廷的财政将会异常困难,最基本的粮饷问题都要拿不出来了,往哪里去给他无限供应枪炮弹药啊!

    所以,要想改变这个局面,要想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那就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好火器的产量产能问题。

    杨振正想着这些问题,就看见潘文茂沉吟了片刻,在一边终于开口道:“总兵大人!您离开松山以后,我们都知道,最后取得多大战果不好,但是全身而退,肯定没有问题!

    “同时,张参将也是三两头往弹药厂跑,督促卑职加紧生产,所以弹药厂除了制硝房因为硝土一时短缺停了几以外,其他各房都没有停工!”

    潘文茂主管着先遣营的弹药厂,杨振临行之前,就曾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不能停工,这次杨振回来以后,他就想来报告情况,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今杨振特意找他过来,他自然知道找他干什么来了。

    所以,他先是了总体情况,然后从怀里摸出一个油乎乎的账簿来,翻到了其中一页接着道:

    “大人,您是四月二十二出发,五月十六回来,今是五月二十,这个前前后后一共是二十八!

    “大人临行之前,已将弹药厂之前造出的所有成品全部清空带走,到得昨傍晚卑职收工,查验成品,弹药厂总库之中,现有飞将军三千六百二十四颗,新药万刃一百二十五颗!

    “另有各类枪药包,一万两千又五十个,各类炮药大包四千四百个!各类枪用黑锡铅子,铁弹,炮用铅铁散弹,大合计一万六千四百五十颗!”

    “黑锡铅子?!什么黑锡?!哪里来的黑锡铅子?!”

    潘文茂正拿着一本厚厚的记账簿,对着杨振一顿报告,可是他没有料到,话刚到了一半,就被杨振打断了,而且杨振最感兴趣并且打断他问出的第一个问题,居然是这个。

    “大人!卑职的黑锡嘛,就是平常所的青金,他们炼铁制铁的,也有人管它叫做铅精!卑职的黑锡铅子,就是铅子了!”

    “黑锡?!青金?!铅精?!铅子?!”

    杨振方才听见潘文茂什么黑锡,那真是一头雾水,此时又突然听得他,黑锡就是铅精,他瞬间反应了过来,铅精就是铅,黑锡铅子就是铅弹。

    “哦,原来你的黑锡铅子,就是铅弹呐!可是我记得,咱们军中好像一直都在使用铁弹吧,怎么突然使用上铅子了呢?!”

    之前,杨振使用的火枪弹丸是铁制的,所以他一直以为,这个年代的火枪鸟铳弹丸,都是铁弹呢,根本没往使用铅弹的方面去考虑,此时,他意外听得潘文茂起黑锡铅子,不由得十分惊讶。

    当然了,他也知道在火枪的发展史上,铅弹曾经兴盛过一段时间,可那是在盔甲防护基本消失聊时代才兴盛起来的,现在人人皆用甲胄,铅子能行吗?!

    果然,杨振的疑问刚刚提出来,就听见比较熟知军中掌故的潘文茂道:“大人有所不知!咱们大明官军各卫,原本所用火铳,一开始就皆是铅子!因为黑锡易化,铅子易得,相反铁弹用的却少!

    “直到东虏事起,满鞑子身披重甲,有的步甲身披两重铁片棉甲,使用铅子,打它不透,鞑子就是中弹也无妨,所以使得满鞑子们根本不怕咱们的鸟枪火铳!

    “这样一来,辽东军中的火枪鸟铳,就渐渐地改成了铁弹,铁弹相较铅子而言,虽然弹丸稍轻了一点,但是胜在它质地坚硬,能够洞穿满鞑子的铁甲!

    “于是咱们军中火器,方才渐渐依赖铁弹,此后朝廷供给辽东军中的弹丸,遂以铁弹为主了!然而大人可要知道,铁弹丸制取起来,却比铅子制取困难许多啊!”

    杨振听潘文茂这么一,细想了想,点零头,算是知道了铅弹原本就是军中供应之物,只是满鞑子有铁甲,铅弹的质地相对比较软,打不穿铁甲,所以辽东前线才改用了铁弹。

    可是想到这里,他的心里疑问又起:“老潘!你这么一,我也约略想起了一些,可是眼下我们就在辽东军前啊!咱们要是改成了铅子,万一打不穿满奴铁甲,咱们的火枪鸟铳可不就成了烧火棍子了吗?!”

    这个时候,潘文茂看着杨振满脸的疑惑,当下合上了记账簿,又看了看旁边一同坐着等候问话的王守堂,然后对着杨振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人岂能不知?咱们松山城里的铁料,用处太广,铸造飞将军的铁壳子要用它,打制大人的刺刀头也要用它!尤其是大人交办的那种火铳铳管,更要使用到百炼钢,打制起来,尤其耗费铁料!

    “咱们城里原有的铁料,就只有那么多,一时却也没有大的源头!所以,王提举这边就与我商量,能不能把过去惯用的火枪弹丸,改用黑锡铅子来做。后来我与张参将,张参将当时就同意了!所以,近来制作的火枪弹丸,一多半都是黑锡铅子!”

    大明新命记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2.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3.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4.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5.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6.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7.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8.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9.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0.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1.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2.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3.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4.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5.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6.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7.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8.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9.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0.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1.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2.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3.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4.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