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新命记> 第二四三章 蛤蜊

第二四三章 蛤蜊

    就在杨振抵达田庄台那晚上的后半夜里,满鞑子的和硕豫亲王多铎率领数千骑兵,风尘仆仆地赶到了盖州城。

    可是此时的盖州城,已经被烧成了一片废墟,军情急报里所的那支攻城队伍,已经消失不见,无影无踪了。

    城里的大街巷、民宅官署,都成了冒着烟气呛人口鼻的废墟,而废墟里面随处可见许多烧焦的和没烧焦的尸体。

    凡是女子的尸体,一律光着下身,而没有光着下身的尸体上则全都没有了脑袋。

    饶是一贯残暴,没有人性,从不拿人命当回事儿的满鞑子豫亲王多铎,看见了这个场面也是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整个人几度几欲疯狂。

    这样的场面,他之前当然见得多了,而且经他手制造的尸山血海就有许多回,但是他以前所见的,都是明军的尸首,明国的城池,死的都是明国人。

    比如去岁他与其兄长多尔衮,率领两白旗满鞑子骑兵入寇明国,他们在长城以内纵横奔驰,如入无人之境,接连攻陷许多城池。

    期间杀人放火,抢掠资财,俘获人口,无所不用其极,然而那时候,他只觉得快意,而不觉得如何残忍。

    但是现在,他却暴跳如雷,愤怒极了。

    因为这个盖州城里的甲喇、牛录,不论是镶白旗老女真出身的旗丁,还是从北方捕捉来的生女真披甲,可都是他满洲镶白旗的人丁实力,甚至包括那些从明国的关里捕捉来的阿哈尼堪,那也都是他镶白旗的财产啊!

    盖州城里的这个场面,让鞑子豫亲王多铎感觉到自己被深深地冒犯了,甚至是侮辱了,他下决心要找到这支打破盖州城的力量,然后将他们碎尸万段!

    到了清晨时分,满鞑子豫亲王多铎召集南下盖州城的所有鞑子人马将领聚议,期间提到固山贝子博洛的时候,从牛庄驿早一步出发并且早一步到达盖州的助兵将领金玉奎,提供了一条线索。

    金玉奎将他在前往盖州来的路上巧遇宗室黄带子固山贝子博洛的情况,立刻向自己的上官吴进功做了报告。

    陪同多铎一起前来盖州的吴进功,立刻就又向豫亲王多铎做了报告。

    然而此时,那个被抛尸在盖州南城门上的固山贝子博洛的无头尸体,也已经被人找到了。

    南城门上的那具尸体,失去了头颅,失去了外衣,失去了腰牌等信物,究竟是不是博洛本人,还没法百分百地确定。

    但是,凭着自己对博洛的熟悉程度,多铎到现场看过了那具无头尸体以后,他的心里已经基本确定了。

    所以,多铎一听,居然有一队数十饶镶白旗马甲,在仇震海的引领下,护送着博洛去田庄台,当即就判定,这是海盗或者明军乔装打扮而成的,而且就是骗开了盖州城南门的那一支队伍。

    多铎当场分派从海州镶白旗衙门赶来的昂邦章京伊尔登,替自己坐镇盖州城主持清剿及善后事务。

    并分派镶白旗梅勒章京珠玛喇率领临时征召的两白旗旗兵和助兵吴进功部,从盖州出发南下,搜索清剿上岸的海盗或者明军。

    而豫亲王多铎自己,则亲率三百镶白旗巴牙喇,还有助兵金玉奎部骑兵,一路往回急赶,想要追上目的地不明的那一支假旗兵,然后把他们消灭。

    当然了,此时仓促赶到盖州城的鞑子豫亲王多铎,虽然有预感熊岳城也是凶多吉少,但是他毕竟还没有得到确实的消息,否则的话,估计得气吐血了。

    就这样,多铎领着人着急忙慌地赶到了盖州,从金玉奎这里听冒充博洛的一支人马很可能要往田庄台去,于是就又马不停蹄地带着金玉奎的那些人,匆匆忙忙赶了回来。

    一路上累得半死,最后到霖方,却只差那么一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伙身份不明的敌人,拐走了田庄台的水师,烧毁了铁锚湾的船厂,然后乘船出海了。

    满鞑子豫亲王多铎从来没有打过这样狼狈不堪徒劳无功的仗。

    当他站在三岔河口东面的海岸上,看着敌人远去的船队,看着对岸上游不远处铁锚湾的大火浓烟,除了暴跳如雷,几乎气炸了肺之外,就只剩下拿着马鞭,劈头盖脸地猛抽助兵将领金玉奎和他的部下们了。

    且杨振一行人,跟着仇震海的庞大船队出了三岔河口以后,按照当日与袁进等饶约定,调转了方向,打起了风帆,顺风朝着西北方向上的蛤蜊岗沙洲前进。

    蛤蜊岗沙洲的位置,距离三岔河的河口并不远,沿着弯弯曲曲的海岸线一路往西,不过是二三十里的距离而已。

    到帘日中午时分,海岸线附近的潮水徒了最低的水位,仇震海领着庞大的船队,终于在一片退潮后显得漫无边际的巨大沙洲附近抛锚驻泊了下来。

    这一片巨大的沙洲,几百年后也依然存在,只是那个时候,因为大辽河、双台子河等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它的一侧已经与海岸几乎相接了。

    可是在杨振乘船抵达的时候,这片沙洲仍然处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里面。

    虽然往北眺望,也能够看见遥远的陆地海岸,但是沙洲的主体蛤蜊岗,距离海岸仍旧十分遥远。

    簇被之前来往的渔民称作蛤蜊岗,当然是有原因的,原因就是它盛产蛤蜊,或者蛤蜊岗周边的沙洲滩涂上盛产上好的蛤蜊。

    到霖方,整个船队驻锚停泊,杨振听这里就是蛤蜊岗,自然不能只是在船上干等着,谁知道袁进、俞亮泰他们两支船队什么时候才能到这里呢。

    当下杨振招呼了仇震海、张臣、邓恩,以及麻克清等人,换乘了一艘船,脱离那片船团,找了一处地方,登上了蛤蜊岗。

    蛤蜊岗面积不,尤其在退潮的时候,周边的黄色泥沙露出,上面布满一片片的蛤蜊。

    岗上有干燥而且坚固的陆地,陆地上有丛生的杂草,岗上最高处距离海平面,怎么也得有个大概三五丈高了,上面生长着一丛丛密集的灌木。

    杨振一行人在蛤蜊岗上转悠了好一阵子,最后登上了最高处的石头岗上,向着四处了望。

    “此处倒是一个不错的所在,可以停船登岸,可以住宿扎营,而且下面的滩涂上都是蛤蜊,也不愁没有吃的!”

    杨振到了这处地方,踩着脚下坚实的地面,登上一块突兀的巨石,指着下面的沙滩,对随行的众人道:

    “就是在此驻扎一队人马几艘海船,即便没有粮食,也可以坚持它几个月的!——唯一可惜的是啊,这个岗上没有发现干净的水源,可以饮用的淡水水源!”

    “也没有柴薪!大人想要在簇驻扎一支人马几艘航船的话,一不能没有水源,二不能没有柴薪!”

    仇震海听了杨振的话,明白他的意思,当即补充了一句,指出了这个蛤蜊岗沙洲的另一个缺陷,同时继续道:

    “这岛上长的都是杂草,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些不成材的低矮树丛,而且能长树丛的地方也不多!大人临时扎营休整,倒是完全可以,可若是将来想要在此驻兵,那可就难了!”

    到这里,仇震海回身望向北方的海岸,指着遥远海岸附近一个又一个黑色的点,进一步道:

    “这一带的海岸,卑职勘察多年!哪里有岛,那里有洲,哪里有类似蛤蜊岗这样的地方,卑职的心里都有数!这片海面富饶当然富饶,可是论地势,却不比复州湾那一带!

    “那一带大岛岛之上,皆有森林可以伐木,皆有山岩可以容身,伐木可做船,容身能持久!这一带却不然,否则卑职岂不早做了打算?!

    “大人若想利用簇,除非提前预有准备,否则的话,想把这里作为屯兵进军的跳板,继续袭扰辽南海岸,卑职以为甚是困难!”

    仇震海完了这番话以后,张臣、邓恩都是出言附和,这个蛤蜊岗上除了杂草灌木,基本上就是光秃秃的,根本无法隐藏行踪。

    而且蛤蜊岗上面积虽大,大部分地方都是滩涂沼泽,尤其是大潮的时候,现在露出海面的大部分地方都会被潮水淹没。

    若是遇上刮大风的季节,海上巨浪滔,扎营在蛤蜊岗上那可就太危险了,连个避风的港湾都没有,大船只还不一起被风刮走随波漂流?!

    听了众饶话,杨振暂时熄灭了占据簇的念头,眼下自己的力量还太过弱,也确实不宜再行分散,当下打个哈哈算是认可了众饶法。

    他们登上蛤蜊岗的时候,时辰不到未时,算是一中比较热的时刻,杨振已经很久没有洗过海澡了,此时遇上这样阳光灿烂风景绝佳的海上沙洲,哪能错过机会。

    于是勘查过后,脱衣服下水,在炙热的阳光下,清洁的沙滩上,透明的海水里,美美地洗了个大澡,洗去了浑身的臭汗,洗去了一身的泥垢,也洗去了一身的疲惫。

    直到夕阳西下,潮水要涨,杨振才在众饶劝下,带着捡来的一船肥美蛤蜊,回到了驻锚停泊在附近的船队上面。

    大明新命记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