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新命记> 第一四二章 募兵

第一四二章 募兵

    制铁所提举王守堂一把年纪了,这回被正式任命为钦命征东先遣营千总官,继续充任先遣营制铁所的提举。

    他的儿子王煅则被杨振正式任命为钦命征东先遣营的把总官,继续充任先遣营制铁所的副提举。

    王煅虽然没有到场,但是他的官凭证照由其父王守堂代为领收,这让王守堂彻底放了心,心里高兴极了。

    虽然还是先遣营的提举、副提举,所任的职司并没有任何变化,而且杨振也了,短期内不可能给他们那么多人手支配使用,但是到手的兵部货真价实的千总、把总官凭,还是让王守堂心里踏实多了。

    他知道,这一次被人裹挟北上,真是因祸得福了。

    除了王氏父子之外,杨振的亲兵队长杨占鳌,由老把总终于升任了营兵千总。

    副队长严省三则由一个在水师营了打混多年的老兵,一举连升数级,获任千总官。

    火枪队右翼副官张国淦也盼来了升迁,也由一名沉沉浮浮的老把总,获任千总官。

    同样获任千总官委任的人员,还有掷弹兵队的副官潘喜和张得贵麾下的抬枪队把总邓恩。

    潘喜原本是一个不断到处惹祸的刺头兵,现在一跃而成了钦命征东先遣营里正经八百的千总官。

    包括潘喜自己在内,连带着辛辛苦苦把他养大的潘文茂,都对杨振的这个任命感激涕零。

    至于邓恩,则是杨振旧部里面颇被张得贵倚重的一名老把总了,前番领着抬枪队,立了功劳。

    其中,击毙鞑子贝子洛托的功劳,虽被杨振给安在了张得贵的头上,但具体来,其实是邓恩的抬枪队立了功。

    朝廷表彰了张得贵的功劳,杨振却不能落下了这个邓恩。

    邓恩在炮队的营地里值夜,没能前来,新晋先遣营参将张得贵替他领了这个晋升千总的官告。

    剩下的那几个人,郭武、马壮、李守忠,则全都获任了先遣营的把总官。

    把总的官职看起来不大,但是在明朝的营兵制度里面,却也是很重要的一级,要想在营兵制度下获得升迁,把总就是一个重要的起点。

    且这晚上,杨振宣读了从宁远城带回来的朝廷旨意,宣读了兵部的公文,还在现场使用兵部的空白官告,一口气提拔任命了七个千总和四个把总,并且还让祖克勇和徐昌永两人拣自己麾下作战英勇的士卒,各自保举三个把总官出来。

    祖克勇和徐昌永虽然没有当场保举,但是对杨振的一视同仁,却也是非常感激,当场表示了感谢。

    当晚宣读了朝廷的圣旨,宣读了各饶晋升命令之后,杨振趁热打铁,对钦命征东先遣营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整。

    “诸位!我们先遣营,今后就算是朝廷在辽东新建的一个正式营头了!圣上旨意,我们可从户部督饷郎中处,按照三千饶饷额支取粮饷!

    “从宁远城回来之前,我与袁郎中已经达成一致!袁郎中尊重我的意见!我们的粮饷不在笔架山屯粮城支取,而是直接从觉华岛单独支取!也不是每月支取,而是一年四季,我们按季度每三个月支取一次!

    “而且,我从袁郎中那里得知,他们在宁远和觉华岛上,也有朝廷的旨意,袁进已经从觉华岛水师营守备,连升三级,获任觉华岛水师营参将一职!包括袁郎中的事权,这一回也有所扩大!这对我们来,都是好事!

    “我们今后的粮饷,就是由袁郎中签发,由袁进参将的水师营船队输送!直送到凌河口的那处水手营!”

    到这里,杨振看着张得贵,道:“张参将!明一早,你带人走一趟,就去咱们之前驻军的沙洲岛!去见一见袁进!如果他还没有得到旨意,就将我方才的话带给他!

    “请他尽快返回觉华岛,将我们新编先遣营的粮饷,按照兵部敲定的饷额送过来!实在不行,你就把钦命整编先遣营的圣旨也带过去给他看!

    “另外,凌河以北的那处鞑子营垒,一根木材也别浪费了!也请袁进给我们留下几条船,咱们出人,他们出船,在那个沙洲岛上最高处扎一个营盘!

    “一来,今后可做他们的水手营下船歇脚之处!二来嘛,那个地方,今后就是咱们松山城的粮草转运之地!”

    张得贵听见杨振现在就叫他张参将,瞬时间眉开眼笑,连忙没口子地把这个事情答应了下来。

    杨振完这个,又接着刚才的话头道:“咱们新编先遣营,朝廷给的饷额是三千!可是我们的人马远远不足数!在我们的人马足额之前,我的意思是,将现有能作战的人马分为两拨!

    “也就是将我们新编先遣营战兵分为左右两翼,左翼仍以火器为主,炮队、火枪队、掷弹兵队统归左翼,左翼人马以张参将为主,以李禄李游击为副!

    “所有马队,即祖克勇所部重骑和徐昌永所部轻骑,编为右翼,今后以骑兵为主!右翼人马以祖副将为主,以徐参将为副!”

    杨振完这些话,所有点到的人都抱拳应承了下来,剩下几个没有被点到,则目不转睛地看着杨振,等着下文。

    果然,杨振停顿了片刻之后,立即又道:“除了左右翼之设以外,其他的队伍统编为先遣营中军!除了我的亲兵队之外,弹药厂,制铁所,还有原来炮队原来的狙击手队,也就是你们的抬枪队,统一编为中军!由我直接指挥!”

    完这些,杨振看了看祖克勇和张得贵,接着道:“根据朝廷的旨意,我这个松山总兵不光是统带新编的先遣营!

    “现在看,今后松山城内除了先遣营,还会有夏成德的队伍和吕品奇的队伍!他们都要接受松山总兵的节制指挥!不过整编先遣营,却不包括他们!

    “他们的人马队伍原属辽东镇,今后只是驻守松山城!驻守松山期间,我们是一体,自是由我负责调度指挥!可是有朝一日他们若是受命调离松山,我却管不着了!咱们不能整编人家!”

    “那咱们整编谁去啊?!杨兄弟!——我老徐托个大,继续管你叫杨兄弟!朝廷给了咱们饷额三千,咱们实际才有三百余人,这可不行啊!”

    听了杨振的话,还是徐昌永不管不顾先嚷嚷起来:“朝廷给了饷额,就得看得见兵马,要不将来打起仗来,咱们三百缺三千用可不行啊!咱们得招兵买马啊!”

    徐昌永一,其他人也都跟着议论起来。

    过了片刻,杨振见大家来去都是招兵买马,于是咳嗽了一声,清清嗓子,道:“徐大哥的没有错!咱们是得尽快招兵买马!可是你们也都知道!松山城里的商民不多了,军户也不多了,而且其中的青壮丁口已经被金国凤、夏成德他们给征用了!咱们想在松山城里招兵,恐怕是难上加难!”

    完这些,杨振环顾了一圈,见此时虽然已经是深夜,但这些人个个精神抖擞,没有一个犯困的,于是接着道:

    “今本来不想商议此事,因为我还没有考虑清楚,不过既然话头到了这里,那就一并吧!”

    杨振到这里,先是回头吩咐了麻克清出去给大家准备一些酒食,然后接着道:“我看不光是松山城里已经无兵可招了,就是松山城外,你们也都看见了,各处屯堡村寨哪里还有人烟!?若是目光局限在辽西地面上,恐怕我们永远也招不来那三千兵员!”

    这个时候,祖克勇接过话头道:“没错!松山城内青壮丁口已尽,剩下的也多是老弱病残,或者松山守军的家眷亲属!

    “附近其他几个城池,比如锦州、杏山、塔山,眼下多是兵城,情况也大抵如此!其中锦州城里户口倒多,可锦州城是祖大帅驻地,兵源也是祖大帅所有,咱们自是不能到那里去招兵!

    “咱们若是要招兵,唯有将眼光放到关里去!关里饥荒连年,流民遍地,流民中的青壮留在关里,反为盗贼流寇所用!

    “我们若是将他们招来松山,平时城外有大量的荒地可以耕种,战时可以征召他们入营为兵!却是两全其美!”

    杨振听见祖克勇一句一个“我们”,一句一个“咱们”,心里想着祖克勇看来是转变过来了,是要真心与自己、与先遣营并肩战斗了,当下冲他点零头,然后道:

    “祖兄弟的没错!咱们得把目光放到关里去!关里人口众多,加上饥荒和鞑子入寇带来的灾人祸,只要有粮有饷,招兵应该不难!不过——”

    到这里,杨振在人堆里找了找严省三和郭武,看他们两个人都是立着耳朵在听自己话,于是接着道:

    “不过——招兵虽然不难,可难的却是,去关里招兵的人选啊!”

    大明新命记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