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新命记> 第九十章 消息

第九十章 消息

    现在的满洲八旗,每一旗下都有两支主要的人马构成,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由各旗固山额真统领的阿礼哈超哈营,主要是由满鞑子骑兵披甲人组成。

    营下现在设有固山额真、昂帮章京、梅勒章京、甲喇章京、牛录章京、拔什库、分得拔什库七个层级。

    这一支兵马,也是女真八旗立国之初就已经存在的兵马了,到现在为止,只是叫法略有改变,其他没做大的变化。

    除了这个阿礼哈超哈营以外,变化较大的,就是各旗旗主王爷亲领的巴牙喇营了。

    原来的巴牙喇兵,只是女真人作战之际,从旗下各个牛录里面临时征调出来的精锐敢战之士,作战结束之后即各回各自的牛录。

    现在则在八旗之下、阿里哈超哈营之外,单独设立了一个巴牙喇营,巴牙喇营下设有专门的巴牙喇纛章京一个,甲喇章京两个,牛录章京若干。

    这些巴牙喇兵的性质,属于旗主王爷们的亲兵卫队,都是从阿礼哈超哈之中精选出来的勇猛精锐旗丁或者披甲人。

    巴牙喇营人数不多,但是它与战时征调出征的阿里哈超哈营不一样,它现在属于八旗之下的常备精锐兵马,相当于各旗的护军兵马。

    现在护卫在黄台吉娘娘宫大营一带的就是两黄旗的巴牙喇营了。

    其中正黄旗的巴牙喇纛章京,正是已经外出传旨去聊图赖,镶黄旗的巴牙喇纛章京则是黄台吉刚才提到的图尔格。

    这一回,图尔格一直领着镶黄旗的巴牙喇营主力,在松山军前护卫着黄台吉的行宫大帐,所以没有因为阿尔萨兰的兵败身亡而获罪,仍得以继续担任他的镶黄旗巴牙喇纛章京。

    黄台吉下定了撤军的决心之后,心情骤然之间轻松了很多,也不再去松山军前督战了,而是回到了自己的行宫用膳休息去了。

    与此同时,杨振虽然猜到了昨日傍晚下令放火烧掉芦苇荡的鞑子首领就是黄台吉,但他却并没有继续猜对黄台吉次日早晨做出的决定。

    这个决定,他也实在无从得知。

    当朝阳升起,新的一到来,杨振的内心深处庆幸着自己能够又一次见到新生的朝阳。

    此时,凌河的河口北边,以及这片沙洲岛往南的漫长海岸线上,仍有大片的芦苇荡在燃烧着,继续散发着呛饶气味,升腾着浓重的烟雾。

    但是,杨振他们营地所在的这片沙洲西边,正对着的那片芦苇荡丛林,大部分却都已经被烧成了漆黑一片,当潮水逐渐退却之后,露出了芦苇荡下面成片的滩涂。

    当日上午吃罢了早饭以后,杨振把杨占鳌、郭五又派了出去,让他们带着一条船,继续深入到西边的海岸滩涂上去。

    那里有许许多多细的水道,大船无法行走,战马也无法通过,只有仅能容下数人乘坐的船,能够在其中来去自如。

    好在上一直比较照顾杨振他们,风从海上来,一直都是东南风,将芦苇荡燃烧形成的浓烟和灰烬,都刮向了鞑子所在的娘娘宫大营和松山城的方向去了。

    要不然的话,光是凌河口两岸绵延十几里的芦苇荡燃烧产生的浓烟,也有可能逼得杨振他们无法在这个沙洲岛上继续立足。

    此时潮水已经开始往后退了,距离鞑子军队可能发起进攻的最佳时机,即午时前后,还有大约两个时辰的时间。

    杨振吃罢了简单的早饭,派出了杨占鳌、郭五继续出去巡哨,然后就带着张得贵、张臣、李禄三个人,径直来到了这片沙洲岛的西岸。

    在袁进水师营曾经搭建起浮桥的地方,他给张臣、李禄和张得贵三人,分别划出了火枪队、掷弹兵队和炮队防守的区域。

    杨振标记出来的整个布防的区域,看起来像是一个“王”字,而这个“王”字的每一横,都需要用人力挖出一条齐胸深的壕沟来。

    至于将三条壕沟贯通,并串连在一起的那一“竖”有多么重要,经过了昨的那场伏击战之后,杨振这些旧部的体会,就更加深切了——那是关键时刻用来救命、保命的通道。

    到了上午巳时前后,闻讯而来的徐昌永、祖克勇所部人马,也不待杨振下令动员,各自找了工具,开始与火枪队、炮队和掷弹兵队士卒一起,热火朝地修建起了防御工事。

    再到了午时之前,杨振再来察看,沙洲岛西线隔着水道与芦苇荡相望的这片沙土地,已经被一具具拒马、一堵堵胸墙、一道道战壕,分割成了一个迷宫一样的阵地。

    杨振领着徐昌永、祖克勇,还有水师营的守备袁进,一行人站在已经构筑完成的阵地上,一起往西观望。

    一大早,就被杨振派出去侦察敌情的杨占鳌、郭五,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消息传递回来。

    对杨振来,除非这两个人出了大事,否则的话,“没有消息”本身,就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了。

    若是鞑子大军下定决心前来进攻杨振他们,那就一定有迹象可寻。

    鞑子大军要么需要事先集结起大批人马,要么就需要提前搜派出军队四处罗船只或者门板。

    哪怕是鞑子军队在附近地带伐木取材,预备制作浮桥,也都一定会搞出一些动静来。

    只要他们搞出一些动静来,这些动静就一定会落入到杨占鳌和郭五等饶眼睛里。

    一旦如此,那么以杨振对杨占鳌的了解,他一定会想尽办法提前把这些消息送回来的。

    可是,到现在为止,什么消息也没樱

    “兄弟!鞑子今到底会不会来?现在已经到了午时,前面滩涂里的潮水可已经全都退了!鞑子今若是要来攻打我们,现在也该来了啊!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作为军中将领,徐昌永虽然有点平庸,可是他毕竟从军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下来,他在辽东明军之中能够留的命在,并且升到游击这样的位置,当然不可能是白给的。

    摆在他眼前的情景,让他根本看不出鞑子军队可能要来进攻的一点迹象,所以看来看去,干脆直接向杨振发问了。

    这个时候,袁进也道:“徐老兄的没错!现在已经到了午时,就这片海岸上的情况来看,应当是鞑子进攻我们的最好时机了!

    “若是鞑子要来进攻,恐怕早就开始着手准备了!如果过了午时,鞑子还不来,那么今他们恐怕就不会来了!”

    鞑子没有再来,让杨振有点意外,同时也有点的遗憾。

    虽然他不敢保证自己所部人马一定能够顶得住鞑子的进攻,但是他却可以保证,只要鞑子前来进攻,他就一定能给他们再留下一批不于昨日的伤亡。

    来到这个平行时空的时间越长,杨振对于未来的战略构想就越是清晰。

    他不需要太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即便是锦州城、松山城这一次全都丢了,也不一定就是坏事情。

    他现在迫切需要做的,或者将来迫切需要做的,就是要大量地杀伤鞑子的有生力量,特别是满鞑子的有生力量。

    真正的满洲八旗一共能有多少青壮人口呢?

    按黄台吉称帝前鼎盛时期的四百个牛录来计算,适合披甲上阵的青壮男丁,一共也不过才十二万口而已。

    算上男女老少,往多了能够一百万人口就不错了。

    就算是加上汉人包衣阿哈、朝鲜包衣阿哈、蒙古族包衣阿哈,以及黑龙江流域的其他生女真部落人口,满鞑子的总人口也不过二百万左右。

    与崇祯年间已经上亿的汉人人口相比起来,无论如何,他们都算是极少数了。

    而且在这为数不多的人口之中,作为其中核心的满洲八旗人口,也不过就是那么几十万人罢了。

    今干掉他们一批,明再干掉他们一批,久而久之,他们还有多少青壮丁口可用?!

    一旦满洲八旗的力量被削弱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破灭了,那些附属的蒙古八旗,以及未来附属满八旗的汉军八旗,还会老老实实地听从满鞑子的指挥吗?!

    所以,如果空间能够换来时间,如果可以积胜为大胜,杨振其实也并不介意松山和锦州被鞑子占据。

    听着徐昌永、袁进等人对自己的话,杨振想了想,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你们的的确没错!如果他们不傻,过了午时,鞑子今九成九是不会再来了!而且——”

    到这里,杨振先是转身看了徐昌永、祖克勇和袁进,然后又接着道:“而且,以兄弟之见,若是鞑子今不来攻打我们,那么明、后,也不会再来攻打我们了!”

    大明新命记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2.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3.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4.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5.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6.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7.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8.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9.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0.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1.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2.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3.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4.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5.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6.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7.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8.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0.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1.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2.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3.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4.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