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隆庆中兴> 第117章 突遭弹劾心无奈(四)

第117章 突遭弹劾心无奈(四)

徐阶更衣后来到客厅,看着自己的两位好徒弟,不由得无奈,说道:“你们都是朝廷命官,还都在翰苑清华任职,怎么如此冒失?当街斗殴,此事恐难善了啊!”

殷士儋倒是毫不在意,说道:“师相,此事不干他人事,都是下官一人做的,绝不牵连师相。”

徐阶气急了,将茶杯一顿,说道:“你说不牵连就不牵连了。你以为现在是听你说的?”

李春芳赶紧出来圆场,说道:“师相,正甫,都不要急,还不到如此地步。”

徐阶无奈的说道:“你以为这是哪里?这是左顺门吗?在午门之外当街斗殴,哪有半点国朝官员的体统?你这个样子,怎么教导裕王?让陛下怎么想?置裕王于何地?万一被有心人利用,裕王就麻烦了。”

说道裕王,殷士儋终于有些担心了,急忙说道:“此事与裕王何干?都是学生一时气不过所为,师相明鉴啊!”

徐阶说道:“现在知道急了,当初干什么去了!戒急用忍,戒急用忍!我说过多少次了,每逢大事有静气,你可倒好!”徐阶接着说道:“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一遍。”

原来今日几位讲官商量过后,高拱决定找王国祯当面理论此事,但是他哪里认识王国祯呢?于是他想到了经常入宫为嘉靖撰写青词的同科状元李春芳,他经常出入宫廷,说不定认识六科的人,于是殷士儋找到李春芳,说明他想找王国祯理论一下此事。

李春芳想若是能够当面找到王国祯,说明此事也不是不行,毕竟王国祯作为直接弹劾裕王的人,说明情况就是了,言官反正风闻言事,胡说八道的多了,一般也不会追究,他如果说明此事就是个误会,此事也就算罢了。于是李春芳就带着殷士儋在午门外等着王国祯。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多讲了,殷士儋果然来自孔孟之乡,深谙以德服人之道,狠狠的给王国祯讲了讲论语。

徐阶不禁无奈道:“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裕王殿下索要禄米,也没有什么过分的行为,王国祯就是无事生非,为了出名搏位罢了。这种奏疏,哪天没有?大不了将他留中不发就是了,这下好了现在事情闹大了,这帮言官,定会搞事情的。”

大明朝这帮言官,好人不少,坏种更多,惯于兴风作浪,无事生非。用后来万历朝首辅王锡爵的话说就是上于章奏一概留中,特鄙夷之如禽鸟之音。意思说,万历皇帝对言官的奏疏不批不报,那是没错的,因为他们整日所讲的,大多数都是些鸡毛蒜皮的琐事,根本不值得你万历皇帝操心。

尤其是六科的疯狗,谁都敢咬,今天殷士儋揍了他们的带头大哥,这事情还能善了,徐阶可以想象,已经有不少弹章此刻已经写好,说不定正在去通政司的路上。

徐阶说道:“对于这些弹章,不必去理会他们,随他们怎么说去,不要反驳,此事就看陛下怎么看了。”

徐阶很清楚,嘉靖同样反感言官,更反感这种骂战,要是殷士儋纠集同科和这帮鸟人言官对骂,必然引起嘉靖的反感,甚至会让嘉靖觉得有抱团的嫌疑,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发一言,听候嘉靖的处置。

徐阶想了想说道:“此事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为师既然在内阁,定会周旋的。”

李春芳、殷士儋这才告辞。

西苑,无逸殿,嘉靖正在听黄锦和陆炳的汇报,国朝官员当街斗殴,这可是多少年没有的新鲜事了,嘉靖听得津津有味,听完之后说道:“殷士儋倒是个忠诚可靠的。就是这脾气也忒暴躁了,怎么能当街打人了,这事体不好收场了。”

黄锦也笑着说道:“现在徐阁老大怒,把自己的两个学生带回府里,一顿臭骂。”

嘉靖说道:“徐阶倒是有福气,这帮门生个个都是有本事的。”

嘉靖现在也不得不感叹,嘉靖二十六这科进士,质量是相当的高,李春芳、张居正、殷士儋、杨继盛、王世贞这些还都是已经崭露头角了,这才入仕几年啊,这科进士日后怕是要出不少栋梁。

嘉靖问道:“这王国祯到底因何弹劾裕王,厂卫弄清楚了吗?”

陆炳说道:“回陛下,王国祯就是无事生非,那日在户部偶然得知裕王殿下向户部索要禄米被方尚书拒绝后,就弹劾裕王殿下。”

嘉靖只说了两个字,小人!上一个在嘉靖那里得到这个评价的是徐阶,嘉靖还特意写了徐阶小人,永不叙用八个字。

嘉靖说道:“厂卫最近要盯紧了,黄伴管着文书房,最近那些不知所谓的奏疏,一概留中!”

黄锦、陆炳领命而去。

严府,严嵩和严世蕃父子正在书房议事,严世蕃说道:“殷士儋倒是好胆色,连科道这帮疯狗都敢招惹。”

严嵩长叹一声说道:“这下波澜又起,朝廷不得安定矣!”

严世蕃笑着说道:“这朝廷几时安定过?若是真的安定下来,陛下就不安定了。眼下关键是陛下会怎么处理此事。”

严嵩问道:“你怎么看。”

严世蕃说道:“儿子以为,陛下不会重处殷士儋,但是王国祯肯定会被重处。此事本来就是由他无事生非整出来的事情,殷士儋作为裕王讲官,为裕王讨个公道乃是人之常情,至于揍了他王国祯,那就是殷士儋脾气不好罢了。”

严嵩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现在不怕案中案,就怕案外案。”

严世蕃说道:“父亲是担心有人借此兴风作浪?”

严嵩先是摇摇头,然后又点头说道:“事涉宗禄,难保没有有心人借题发挥。”

说道这个问题,严世蕃也很无奈,宗禄这个问题现在是越来越严重了,在弘治、正德时期,宗禄问题虽因新设藩王的持续之国和太祖旧藩的人口增长而有所凸显,但还不十分严重。而到了嘉靖年间,之前长期积累的宗禄问题终于爆发,宗禄支放开始遭遇严重困难。

严嵩秉政以来,是多方筹措,但是朝廷的开支浩繁,财政枯竭,根本无力解决此事。方钝作为户部尚书,也是无计可施,对于宗禄的态度就是能拖就拖,能停就停,为了大明江山,苦一苦宗室们吧!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2.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3.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4.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5.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6.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7.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8.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9.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0.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1.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2.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3.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4.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5.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7.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8.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19.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0.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1.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2.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3.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
  24. [历史军事] 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