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隆庆中兴> 第106章 鏖兵申江战未休

第106章 鏖兵申江战未休

明军的一系列动作,自然逃不过萧显探子,邓文俊显然更加焦急,因为他很清楚,一旦方廉的防御体系完成,自己要再像以前一样肆无忌惮的在松江府横行,恐怕不行了。

同时更让他们头大就是这帮真倭,由于在和这帮海盗待久了,难免发生龃龉,这些倭人本来就是亡命之徒,动不动就拔刀相向,而萧显邓文俊两人实在是受不了这些倭人每天在营地里搞事情,与其如折腾自己,还不如折腾官军呢。

萧显叫来邓文俊,两人一起谋划,这下上海县肯定比以前防备严多了,他们准备让倭人当炮灰,作为前锋,自己领兵在后面,最好是让倭人武士和官军拼个你死我活才好,这些倭人武士,反正也是悍不畏死,不把性命当回事情。

松江府衙,苏松总兵戚继光打着讨要客兵军饷的名义来找方廉,商议上海防御问题。

方廉问道:“戚总戎,要是倭寇再度进犯上海,戚总戎所部需要多长时间赶来?”

戚继光说道:“恐怕需要一日才行,大军集结出发,都需要时间,上海县城最少需要坚持一天。”

方廉摇摇头说道:“戚总戎,上海城墙现在尚未修成,就算日夜赶工,恐怕也不足数尺,难以登城守御,仅靠卫所之兵,恐怕难以抵抗,况且上海刚被屠戮,倭寇再来,恐怕难以坚守,一旦倭寇入城,戚总戎麾下又是马军,不善步战,岂不流毒于百姓?务必要歼敌于野。”

对于方廉的要求,戚继光也表示理解,毕竟他是松江知府,要是治下的上海县两度被倭寇洗劫,恐怕他方知府头上的乌纱就保不住了。

但是戚总戎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现在带的是营兵,又不是卫所兵,衣食住行都得要钱,又是客兵,虽然是帮朱老板打工,但是钱还是要说清楚的,因为大明的军功尤其是斩获倭寇的军功一向也说清楚,他得先帮兄弟们算明白了。

按照朝廷制度,凡生擒首贼一人或杀死首贼一人者,指挥钞二十五锭;千户、卫镇抚二十锭;百户、所镇抚十六锭;军士十锭,生擒从贼一人或杀死从贼一人者, 指挥二十三锭;千户、卫镇抚十八锭;百户、所镇抚十三锭,军士五锭。但是这是洪武年得规定了。

现在戚总戎要是敢拿着大明宝钞给这帮兵油子发军功赏钱,估计今天晚上就得哗变,而且军功是不能拖的,要是等到兵部、都察院核查再上奏嘉靖批复后发赏钱,那这仗就趁早别打。

方廉当然是搬出朝廷规定给戚总戎摆事实讲道理,按照成化年间制定的军功赏赐标准:甘肃、宁夏、陕西、延绥、偏头关、大同、宣府、山海关一带虏贼,一人擒斩一名颗升一 级,至三名颗升三级。二人共擒斩一名颗,为首升一级,至三名颗升三级。辽东女直,一人擒斩二名颗,升一级,至六名颗升三级。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广、两广番贼苗蛮,一人擒斩三名颗,升一级,至九名颗,升三级。内地反贼,一人擒斩六名颗,升一级,至十八名颗升三级。

也就在在大明的军功体系中,北虏是最值钱的,其次是女真,然后是南蛮,最后是内地反贼,差距有六倍之多,而这个军功赏赐里并不包含倭寇,那么斩获倭寇到底该多少赏赐,这可是关系到兄弟们收入的事情,他这个总兵就得争一争了。

方廉的意思那就是按照内地反贼来计算,戚继光当然不同意,随即拿出嘉靖颁布的圣旨:凡军民临阵擒斩有名贼一人者,升授三级,不愿升赏银一百五十两;获真倭从贼一人及阵亡者,升授一级,不愿升赏银五十两;获汉人胁从贼一人,升授署一级,不愿升赏银二十两。

此处的“名贼”即倭寇中的着名头目,“真倭”即指对沿海地区侵扰劫掠的日本人,“汉人胁从贼”即指沿海跟倭寇相互勾结的人。“名贼”的危害性最大,“真倭”危害性次之,“汉人胁从贼”又次之,因此,官军擒斩的这三类人因重要性不同,所获军功等次各异。

戚继光要求按照嘉靖发布的圣旨给予赏赐,方廉有些哭笑不得,按照这个赏格,要是斩获一千级,就是都是汉人胁从贼,也要两万两的赏银,松江虽然富庶,两万两白银也不是什么小数目。

戚继光说道:“府尊,将士们拼死作战,所为不过封妻荫子,且战阵之上,马踏刀伤,所获首级与所杀之贼不过十之二三,要是没有赏银,如何驱使将士们作战?”

方廉当然知道,大明的士卒,就靠着作战斩获的赏赐了,要是赏赐不给足的话,恐怕这些士卒不会拼死作战的,他们是客兵,可没有什么守土之责,到时候出工不出力,要命的可就是他们两位了。

两人一番讨价还价,此番斩首,不论是倭人汉人,一律每级五两银子,其余军功升赏,与松江府无干,松江府再出一千两银子的犒军物资,主要是酒肉等物。

商定完毕,他们两人就开始商量具体的细节了,戚继光部移驻苏州府昆山县的千墩镇,此处距上海县不足百里,骑兵半日可达。同时命令金山卫加强卫城防御,同时从戚继光部抽调一百夜不收,分布于川沙堡到南汇所,广布哨探,细侦形势。

同时方廉也严令上海县加快筑城进度,加强戒备,戚继光准备在黄浦江以东,南汇以西与倭寇交战,此处人烟稀少,地势平坦,利于骑兵作战,为此他专门下令金山卫加强金山卫城到青村中前所的防御,不准倭寇在此处登陆,同时唐顺之还调来操江提督的水师,在太仓驻扎,封锁长江,不准倭寇越过崇明。

明军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逼倭寇在川沙堡以南,南汇所之北登陆,进入明军预设的伏击圈。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2.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3.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4.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5.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6.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7.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8.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9.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0.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2.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3.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4.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5.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6.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8.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9.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0.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1.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2.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3.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4.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