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隆庆中兴> 第30章 等待

第30章 等待

李春芳等人上前,被锦衣校尉拦住,王世贞大声喊道:“陆少保,我等见一见椒山兄都不行吗?”陆炳笑笑,命令锦衣校尉将杨继盛拖走,同时让一名锦衣校尉接受王世贞等人带来的药物、衣服等东西。

张居正失魂落魄的离开了午门,面对杨继盛的惨状,他再也无法沉默了。自他考中进士以来,一直遵循老师徐阶的教导,从未对政事发表过任何看法。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张居正以《论时政疏》首陈“血气壅阏”之一病,继指“臃肿痿痹”之五病,系统阐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张。而这些没有引起嘉靖和严嵩的重视。此后,在嘉靖朝除例行章奏以外,张居正没再上过一次奏疏。

他原本以为严嵩是大明现在的罪魁祸首,只要自己的师相扳倒严嵩,刷新政治,重振大明指日可待。可是这么多年的冷眼旁观和这几日这些事情,让年轻的张居正明白,恐怕就算是扳倒了严嵩,政局也不会有多大的起色。

张居正来到徐阶府上,徐阶下值回来,问道:叔大今日为何来的这么早?“

张居正垂头说道:”师相,学生想请假回家探望一下父母。”

徐阶知道张居正的意思,他现在有些心灰意冷,想要寄情于山水之间,这样的事情,在年轻人身上经常发生,自己也不是没有经历过。徐阶温声安慰道:“叔大还年轻,出去走走看看总是好的。像我这把老骨头,实在是走不动了,翰林院那边我会去打招呼的,什么什么想回来再说。”

张居正还想说什么,被徐阶制止了,徐阶说道:“叔大,等你什么时候明白了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再回朝也不迟。”张居正只得告退,徐阶等张居正走后,吩咐管家道:“给叔大准备五百两银子,还有到兵部取火牌等一应路上要用之物,一并送于叔大。”

随着杨继盛三人被廷杖,此事就算告一段落了,除了杨继盛依旧被关押在诏狱中外,一切好像都恢复正常了。但是对于朱载坖来说,失去了吃瓜的快乐,自己除了读书以外又什么事情也不能干,日子便有些难熬了。

朱载坖仔细回想了一下这两年的情况,发现对自己来说恐怕很不乐观,从今年开始倭寇会在东南大举作乱,然后就是张经、李天宠和胡宗宪的斗法,这几年也是严党最猖獗的时候,随着张经、李天宠还有王忬的被冤杀,朝廷上下对严党的怨气也越来越大,笑到最后的人当然是徐阶。

可是这些事情对于朱载坖来说都太过于遥远,现在的自己没有任何政治权力,只能当当看客,朱载坖需要一个机会在嘉靖面前展示一下自己,可是这个机会的分寸就很难把握,作为皇子,尤其是皇长子,朱载坖在群臣眼里就是内定的储君,嘉靖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储君是个废物。

可是一旦朱载坖表现的过于积极,以嘉靖的疑心,必然会猜忌怀疑自己,到时候自己的处境就很尴尬了。故而这几天朱载坖都在仔细的回忆这两年重要的事件,看看自己有没有机会在嘉靖面前刷刷存在感。

徐阶严嵩之间的斗争是绝对不能参与的,东南抗倭呢?自己能不能为大明真的做点什么,小日本这么猖狂,总得想想办法收拾他一下,朱载坖突然想到壬辰倭乱中最令大明感到耻辱的一件事情。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6月7日,来自日本的53人倭寇从浙江绍兴上虞县登岸,这股倭寇上岸后遇小县城就攻打,遇官兵就搏杀。《明史·日本传》里的记载用了大量的动词:“突犯会稽县,流劫杭州,突徽州歙县,至绩溪、旌德,屠掠过泾县,趋南陵,至芜湖。烧南岸,趋太平府,犯江宁镇,直趋南京。”

区区五十三个倭寇,竟然一路从浙江打到了南京城下,南京是什么地方?大明的留都,太祖陵寝所在地,这相当于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了大明和嘉靖的脸上。

这伙倭寇倭寇从浙江绍兴上虞县登岸的,洗劫浙、皖、苏三省,攻掠杭、严、徽、宁、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直逼留都南京城下,横行80余日,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包括明朝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沿途明军全部无力抵抗。

最后在放任这伙倭寇狂奔一千余里后,嘉靖三十四年8月13日,这股倭寇在官兵追击下,越过武进县境,抵达无锡慧山寺,一昼夜狂奔一百八十余里,贼疲定望亭,次日至浒墅关。

这时的浒墅关防线(今苏州吴江区西北30里),苏松巡抚曹邦辅、副使王崇古率领佥事董邦政、指挥张大纲、把总娄宇等,督率数千官兵,在陆地、太湖边布下了天罗地网。之所以杀鸡用牛刀,实在是这股倭寇闹的动静过大,不剿灭无以上报皇恩,下对黎民。曹邦辅战前训诫部下:“此贼势捋数千劲敌,我地形、兵力为彼所窥,他日大举入寇,何以支之。誓灭此而后入城!”

官军在付出数千余人伤亡的代价后,才将这伙倭寇歼灭。难怪当时的文人哀叹:“贼才五十三人人耳。南京兵与之相对两阵,杀二把总指挥,军士死者八九百,此五十三人不折一人而去。南京十三门紧闭,倾城百姓皆点上城,堂上诸老与各司属分守各门,虽贼退尚不敢解严。夫京城守备不可谓不密,平日诸勋贵骑从呵拥交驰于道,军卒月请粮八万,正为今日尔。今以五十三暴客扣门,即张皇如此,宁不大为朝廷之辱耶?”

如今距离事发还有两年时间,朱载坖觉得倒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不过南直隶到底情况如何?自己还不太清楚,不过朱载坖不清楚,自己的老丈人可是很清楚,他既是锦衣卫,又是临淮侯的亲戚,与南京的联系一直没断,想必对于南京是十分熟悉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2.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3.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4.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5.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6.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7.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8.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9.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0.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2.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3.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4.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5.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6.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8.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9.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0.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1.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2.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3.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4.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