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乡试第二场

陈容最终还是亲自上前确认了一下,自己确实是第一场考试的榜首,而且成绩是唯一的一个满分。

他一行一行地看过所有名字,自己的一百分是第一,许林威九十六分是第二,向文浩和阮天问都是九十五分,并列第三。

再往后看,前十名都被恩科院包揽了,就连苏文才也考了九十分,排在第十一名。

一直看到榜单的最后一页,才终于找到了陈海的名字,好歹算是榜上有名了,陈海自己凉了半截的心终于由阴转晴。

宁夜更是好运,竟然是榜单的最后一名,卡线过关。

“我中啦,哈哈!”姗姗来迟的宁夜,在找到自己的名字后,激动地叫了起来。

但是一直看到最后,也没看到朱彪的大名,毫无疑问,朱大世子落榜了。

朱彪的心理素质着实强大,仅仅难过了一小会儿,就跟个没事人似的,为朋友们的过关而庆祝着。对他来说,更遗憾的是没拿到一千两银子,而不是落榜。

今天没看到许林威,但陈容知道,就算她不来,肯定也有办法获悉结果。看完榜单,众人心情大好,除了朱彪,都回去准备明日的诗词考试去了。

也不知崔兄有没有考过第一场?陈容心里想着,崔颢比宁夜和小海的基础都好,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

陈容考了第一场榜首的消息不胫而走,考院的几位考官,也对这个考了满分的小家伙充满了兴趣。尤其是在他们收到其他州府的消息后,得知本次秋闱,整个武国竟然只有陈容一人在经义一门拿了满分。

侍读学士郭兴,拿着一本从路边买来的《晋州第一才子诗集》,对屋内众人张罗道:“各位大人,快来看看这本诗集,都是那位满分考生写的,保准让你们大吃一惊。”

众人围坐过来,随着郭兴一页一页将诗集翻过,心中的惊骇又加重了几分。

“好一个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词写成这样,西梅来了也要甘拜下风啊!”

“张大人别急,还有后面这几首梅花诗呢。”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如此有意境的诗句,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首《鹊桥仙》,当为古今七夕词魁首。”

“这些美人诗……呵呵,这小家伙倒是风流得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的诗才难道能取之不断,用之不竭吗?这都怎么他娘的想出来的!”

“《水调歌头》真是他在汉王妃寿宴上临场所作?”

“……”

看到最后,几位考官已经从震惊逐渐变成沉默无语了。直到有人突然嘟囔了一句:“这小子,还是人类吗?”

“我有点期待他明日诗词考试的回答了。”

“诸位大人,我开个赌局如何?本官愿出五十两银子,押陈容第二场还是榜首。”

“赵大人,快别押了,不会有人押你对立面的。”

“对了,杨大人,你可知明日诗词的考题?”赵大人突然看着主考官杨千里问道。

杨千里答道:“所有参与出题的人,现在还在皇宫里关着呢,本官怎么会知道?”

“出诗词题的马大人不是你连襟么?他走之前,就没跟你透露一些?”

“赵大人,你可别害我了,徇私舞弊这种事,我和马大人都不会做的。”杨千里无语地说道。

赵大人尬笑两声,说道:“杨大人别误会,下官就是随便问问。”

“赵大人,早跟你说过了,要慎言啊……”

郭兴则是自顾自地揣摩道:“要说诗词的考题,历史上这么多届科举,一直都是千篇一律,无外乎限定主题和格律曲调,让考生各写一首诗和一首词。从这本诗集来看,陈容的风格多变,似乎没有短板,想来无论怎么出题,都难不住他。只要思想正确,别内涵反动就行……”

“可不是嘛,进了官场,更得慎言。你说是吧,赵大人?”

赵大人狼狈地点了点头。

……

十一月十一日,不是双十一,而是乡试第二场的日子。

这一场考试,晋州知府孙暄决定巡查安宁县的考点。其中很大原因是因为听说陈容考了第一场的榜首,第二场考的还是他赖以成名的诗词,所以很想来亲眼看看,“晋州第一才子”这次又能写出何等佳作。

不仅是他,考院的五位考官也早就打听好了陈容的考场和考号,想要借巡考的机会第一时间一睹为快。

这并不能算徇私舞弊。无论陈容的诗作是好是坏,他们都会公平地打分,即便知道了哪张试卷是陈容的也没关系,他们与陈容非亲非故,不会因此而故意给他高分。相反,陈容的名声在外,他们给分甚至会更加严格。

随着贡院锣声响起,陈容开始翻看试卷上的题目。

果然是一诗一词,两首诗词的题目是同一道,只有一句话——“长风萧瑟,万里归雁,梧桐叶落”。

毫无疑问,这是在描述秋天的景象,诗词的主题考的肯定也是秋天。科举的诗词题向来不会在题目上设陷阱,只要按照表面意思理解即可。

这个主题在恩科院第一次月考中就考过了,但书院老师只押中了题目,没有押中诗词的形式。

诗的格律要求是七言绝句,词的词牌限定为《苏幕遮》。这才是诗词考试的难点,专门在韵律、平仄等方面进行限定,防止考生套词。

前世和这个世界有很多共通的词牌名,《苏幕遮》正是其中之一。陈容在备考期间了解过这些规则,因为词牌名对格律是有一定限制的,他担心随便抄词会因为两个世界规则不同而翻车。结果对比下来发现,只要是一样的词牌,格律也一样。

比如《苏幕遮》的格律是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

陈容在脑海中搜寻一番,第一首诗选择了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第二首词选了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陈容抄完这两首诗,根本用不到一炷香时间,但正常来说,一个人现场做诗词不可能一瞬间就写出来的,这场的考试时间也是一整天,而且不允许提前交卷。陈容为了装得像一点,也学着其他人冥思苦想,见有人动笔了,才开始写诗。

这一天对他来说,实在是有够无聊的。明明十分钟就能交卷,要一直干坐到晚上……

期间有几个巡考官来过,不知为何在他这停留了片刻,那时他才只抄了一首诗,正装着想第二首呢。就连孙知府也来了一趟,看完陈容作答的《秋词》,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终于等到交卷的锣声响起,陈容第一个交卷跑路,他屁股都要坐麻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2.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3.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4.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5.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6.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7.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8.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9.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0.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1.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2.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3.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4.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5.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6.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17.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18. [历史军事] 勿首见
  19.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0.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1.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
  22. [历史军事] 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
  23. [历史军事] 我被王莽拉着穿越
  24. [历史军事] 当官哪有种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