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只生一个好

既然杨老师没叫到自己,陈容也不打算主动举手发言。听着其他学子的论辩,他都有些犯瞌睡了。

这时候,杨老师对着另一个方向说道:“许林威,你是这次策论题唯一的满分,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回答吧。”

许林威要发言了啊?陈容揉了揉眼睛,心里生出了兴趣。他很想知道,许林威从女子的角度,会如何看待立嫡与立贤之争。

许林威款款起身,对杨老师作了一揖后说道:“学生认为,凡事都应讲伦理纲常,这样君臣、父子、宗族才得以长久维系。要说立贤,究竟何为贤?谁来定义贤与不贤?立贤的前提是对人才进行准确的评估和选拔,这就涉及到人员选择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如果评估出现失误,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结果。立贤是为了选出更好的继承者,但在选拔过程中,首先会因竞争造成混乱,万一再选错了人,更加得不偿失。更何况,若是能对贤才加以重用,立嫡长同时重贤才,更加利于朝堂的稳定。”

接着,她又提出了几条如何重用贤才的策略,听得杨老师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陈容算是看明白了,在杨老师看来,策论题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论点论据的阐述,以及“策”的提出。策论题需要的不是空谈,场面话说得再漂亮也没用,必须既有“策”,又有“论”,才能拿高分。

这道题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不像有的题直接问你什么情况下该怎么办,它表面是让你在立嫡和立贤中辩论,但你若忘了就此提出相关策略,是拿不到高分的。

苏文才的回答和许林威相比,就是少了策略,只有论点。哪怕他论据举得很多,文章写得很好,也拿不到满分。

至于许林威的观点,站在她的角度上也不足为奇。很可能是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接受这样的教育吧。她一个女孩子,肯定从来没考虑过争夺家产,支持立嫡也是理所当然的。

“呵呵,大家的回答都很不错。但是有一位同学的答案,十分的与众不同,我也很喜欢,虽然我扣了他两分,但我觉得从内容上,他的答案是最让我满意的。”杨老师笑道,“陈容,你来说说?”

叫我?坐在最后一排且是教室拐角的陈容愣了一下,全班的目光向他汇聚而来。杨老师话语中的“最让他满意却还扣了两分”,令他百思不得其解,那到底是因为什么扣分的?

既然cue到了自己,陈容便大大方方地站起来,向众人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此题无解也,对于立嗣的问题,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何为贤能?对于不同的位置、行业,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与其说立贤,不如说立适合者为上。但怎么才能算适合呢?对于普通商户来说,若继承者天纵经商之才,当为适合。可对于大的商贾家族,掌权者的商业头脑固然重要,可也少不了左右逢源的交际能力,二者之间的取舍又是新的难题了。

对于这个情况,陈容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比如皇子轮流执政,辅以重臣监国,由此选出最为合适的皇子。民间家族也是同理,候选继承人轮流掌权,成立专门负责选拔的监督团队,选出最合适的继承者。又或者采用密诏传位的方法:皇帝在位时不立储,把储君的名字写在遗诏上,一式两份,一份封存,一份自己秘密收起。皇帝在咽气之前将自己手上的遗诏交给顾命大臣,等皇帝去世后,大家再把封存起来的那份拿出来比对。

这个办法还是雍正想出来的,陈容直接照搬过来了。

然而,选出继承人并不意味着结束,落选者必须与这个集体荣辱与共,全心全意辅佐新的继承者,才能共创一番事业。此时可以设立一定的奖惩机制,鼓励其他候选人继续为家族做贡献。这一点与许林威“立嫡长同时重贤才”的观点不谋而合。

最后,陈容还戏谑地提出了一个办法:立嫡、立长与立贤之争,建立于有多位继承人的前提之上。所以,如果只生一个孩子,就再也不会有这种苦恼了。

陈子曰:只生一个好。

其实这才是陈容心目中最完美的解决办法。但是在这个封建社会,他肯定不能宣传一夫一妻、计划生育一类的口号。而且以武国的人口基数和资源储备量,压根也用不着计划生育,再井喷个几百年都没问题,那时候社会什么样就不是陈容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陈容分享完自己的观点以后,其他学子也能听出他的答案覆盖十分全面,同时也意识到了,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比陈容和许林威少了“策”,因此没他们分数高。

因为是口述的,陈容并没有照本宣科,说得更加口语化一些,实际做答的时候,要比这书面得多,几乎用上了他能拽的所有酸词。

按古代的方式写文章,一直以来都和他的字迹一样,对他来说是两大难题。

听完陈容的回答,杨老师开口问道:“陈容,你知道我为什么扣你两分吗?”

“学生不知。”陈容摇了摇头。

“一分嘛,是扣在你的字迹上,以后还要多跟公孙院长练练字啊。”杨老师笑了笑,说道,“另一分嘛,是扣在你的行文和结构。文章的观点和内容都没问题,就是表述偏白话了一点,结构也有些小问题,建议回去多看看教辅书目上的范文。”

“多谢杨老师指点,学生谨记。”

陈容心中感慨道:还是得练啊!

无论是练字还是练写文章,都得下功夫才行,不是他背背书就能搞定的。最近小说写得太多了,白话文和书面文一时半会转变不过来,这分扣得倒也不冤。

课堂的最后,杨老师围绕着如何答策论题,进行了一些总结,大家无不是获益匪浅。

下课后,杨老师私下找到陈容,说道:“公孙院长让你有空了去找他一趟。”

陈容点点头,心里却有些疑惑,不知道院长找自己有什么事。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2.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3.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4.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5.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6.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7.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8.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9.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0.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1.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2.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3.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4.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6.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7.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18.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19.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0.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1.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2.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
  23. [历史军事] 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
  24. [历史军事] 我被王莽拉着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