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满分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燃尽,在这短短的时间之内,一共有二十五位才子提交了作品,几乎将整面墙都写满了。但是在这二十五人当中,只有十人能进入下一轮。

今天的评委总共有五人,其中有两位纵横诗坛多年的巨匠,有一位曾是前任皇帝钦点的二甲进士,甚至请来了素有才名的安宁县令苏垣,至于最后一位,正是朱彪的老熟人,安宁县恩科院的院长吴仁爱了。

观众虽然能从诗作送出的房间猜出作者是谁,但评委们都被关在另一个房间里,看不到外面的情况,只有到了打分环节才会请他们出来,最大程度杜绝了串通作弊。

为了能最快选出前十名,五位评审会在每首诗下面写上自己心中的分数,最高十分,五个人的分数相加,就是这首诗的总得分。诗会赛事组会计算出每首诗的分数,进行排名。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句甚妙,老夫以为非满分莫属。吴老,您看呢?”

吴仁爱突然感慨万千:“嗯,的确是好诗。让我想起了当年进京为官之时,三两好友相送的场面。年轻时满怀抱负,一心想干出一番事业,反而没有那么强的离别之感。如今落叶归根,物是人非之后,才更能体会到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感觉啊……”

第一首《赠朱兄》下面,很快就写满了五个“拾”。

“这第二首也是不错,只不过第一首珠玉在前,显得缺少了一些意境。”

“这桃花潭是何地?老夫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从没听过有这一处潭水。”

“或许是桃花和潭水?意指落满桃花的潭水?”

“在我家乡确实有个桃花潭,看来这位才子是我的老乡啊,我觉得这诗也值得一个满分!”

其他评委纷纷鄙夷地望向他,心想你那是因为诗打的满分么?这要是科举,你都得算徇私舞弊。

“写第二首的小娃娃,莫非就是第一首提到的朱兄?果真是人以类聚啊,两位才子的交情匪浅,让我想起了前朝有两位大诗人,也是关系非常……”

苏垣急忙打断前一位评委的话:“咳咳……你说的那二位的关系可是有悖纲常,不要乱类比。”

“苏县令此言差矣,我朝民风开化,岂为前朝可比?两个男子又如何,早年我在宫里当值,还见过两个太监呢……”

“扯远了,看诗……看诗……”

第二首《赠陈容》,最终得到了一个“拾”,四个“玖”。

“别来两度见花落,相忆三春独自归。今日送君何处去,漫天风雨湿征衣……诗句不错,但前半句在写离人,后半句又变成送君了,有点牵强,给个八分吧。”

“今天分别明天见,明天不见后天见,后天不见也得见,低头不见抬头见。这种水平的人也能进决赛?”吴仁爱今年第一次参加七夕诗会,显然不知道这比赛的历来习俗。

另一位来过很多次的评委给他解释道:“预赛题目的提前公布的,很多人都靠买来的诗过了选拔,一到决赛就露馅了,往年也很常见。按照规则,每名选手是可以带一人随行的,也是为了让作品别那么难看,可能有的人价钱没谈拢,没请到‘军师’……”

“那为什么预赛不改成现场出题?”

“吴学究有所不知,这预赛其实也是一种创收的手段,都现场出题,不光那些卖诗的才子没了收入,来报名参赛的人也会减少大半。”苏垣的表情有些惭愧,“要不是上面说要适可而止,三场预赛我都嫌少……”

吴仁爱这才明白,七夕诗会本身就是官商之间的合作,得利的不仅是春闺院,更还有整个安宁县,因为这已经成了安宁县每年固定的旅游景点,是县城的招牌。吴学究不由感叹,自己果然不擅长为官经商之道,不然也不会在国子监当了一辈子闲职。

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第一轮的比赛结果出炉。《赠朱兄》以五十分排名第一,《赠陈容》以四十六分紧随其后,后面八首诗的最低分也有三十五分。其实这些诗本来分数能更高,可惜他们写得太慢了,陈容的诗排在第一个位置,所有评委看完这首诗以后,再看其他的诗自然是味同嚼蜡,很难再给出满分了。

前十名的作者也逐一揭晓,除了陈容和朱彪,赛前夺魁呼声很高的苏文才和崔无名分列第三、四名,剩下六个人也是比较有名的才子。陈容卖诗那天认识的宁夜,今天也来了,不过他没能进入前十,第一轮便被淘汰了。

江南盛产才子佳人,但其实才女也有不少。只是七夕诗会的性质略有不同,举办地是青楼,诗魁的奖励又是花魁,所以形成了没有女子参加的惯例。有些穷苦人家读过一点书的女子,可能会为了奖金来试一试,但历年来从没有女子进过决赛,今年也是如此。

……

“苏公子怎么可能才排第三啊?分明是黑幕!”一个俏丽女子托着香腮,满脸不忿地说道。

“但是前两名的诗确实写得更好啊,相比之下,苏公子写得就比较一般了。而且苏公子是苏县令的侄子,不可能有黑幕吧?”

“没关系,苏公子本就更擅长写词,第二轮一定会反败为胜的!”

“这比赛的规则是什么?两轮的分数加在一起,还是只看第二轮?”

“不知道哎……组委会也不说清楚。”

“说不清楚更好,万一苏公子第二轮分数更高,但总分输了,我们就喊应该只看第二轮。万一苏公子第二轮输了,但总分更高,我们就喊应该看总分。我们人多,闹起来他们也没办法,只能乖乖照办。”

“那要是两轮都输了呢?”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突兀地响起。

“姐妹们,这有个别家的卧底,给她撵出去!”

天枢间雅阁之中,苏文才也是不太满意自己的排名,但当他听下人念过前两首诗后,也只能默默叹了一口气,表示心悦诚服了。

……

观众的议论被清脆的铜锣声打断了。第一轮宣布诗题的大汉,此刻又出现在同样的位置,卯足劲喊道:“第二轮,以七夕为题,写一首词!”

台上点了一根新的燃香,第二轮倒计时,正式开始。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2.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3.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4.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5.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6.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7.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8.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9.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0.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1.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2.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3.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4.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5.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6.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17.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18. [历史军事] 勿首见
  19.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0.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1.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
  22. [历史军事] 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
  23. [历史军事] 我被王莽拉着穿越
  24. [历史军事] 当官哪有种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