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交易

交易量持续一个月上升之后,慢慢回落下来,毕竟这个时候龙国的矿产开采几乎都是使用人力,这些土司手中的存量比较有限。

不过在这个时候英吉利人却跳了出来,他们见到龙国西南的工业基地,短短不过几个月已经开始开始进入初步投产。

而且从缅甸运输的所需物资越来越多,特别是成品油、橡胶、高性能炮钢、铜锭等资源。

而他们国内用于出口的桐油、猪鬃、乌沙矿、丝绸等物品也是通过滇缅公路运到仰光港登上国外的货船,销往欧美国家。

英吉利人感到自己其实可以通过这条龙国最主要的生命线来要挟他们。

英吉利人在新一次合作谈判中要求韩味阁转让部分药品专利技术,和生产工艺技术。

否则大英帝国将重新考虑对华进出口的政策。

这简直是强盗逻辑,他们觉得可以通过滇缅公路来拿捏龙国,拿捏韩味阁,希望通过关闭滇缅公路来制造压力。

迫使韩味阁为了保住西南工业生命线,而交出包括青霉素等十几项,药品专利以及生产加工工艺技术。

韩味阁都被英吉利人所提的要求给气笑了,你们英吉利人哪来的脸和自己谈交易。

原本没有智能军工厂,和升级后的直播间打赏以及兑换物品,说不定还会为了工业基地被迫放弃一些药品专利技术。

现在有了军工厂,有了可兑换的大部分工业设备和机器,韩味阁都不想鸟这群自以为可以拿捏他的约翰牛。

谈判立刻宣布终止,韩家表示他们是不会接受这样的交易条件,永远不可能接受。

英国人见韩味阁敬酒不吃吃罚酒,立刻对外宣布因为遭到反抗组织的频繁袭击,英缅殖民当局宣布关闭滇缅公路三个月。

消息传到国内,一片大哗!

英吉利人在龙国人组需要帮助的时候,关上了援助的大门,当一些具体的谈判细节传出来。

国人更是愤怒不已,英吉利人这是趁火打劫,用这种下作的手段逼着韩家交出药品专利。

不过也有不少英国人的狗腿子,在批评韩家,说他们不顾国家安危,只顾自家利益。

这些洋人的狗腿子,在不停的指责韩家,认为药品是全世界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

韩家就不应该拿去换钱,而是应该向全世界免费提供,或者无偿提供专利,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贡献。

不过这样的人注定没有多少人搭理他们,果脯非常紧张,他们害怕得罪了英吉利人。

也有人私下找到韩父,希望韩家可以出售一些专利给英吉利人,以换取他们的支持。

“对不起!我不接受任何讹诈行为,今天开始我宣布停止对英吉利供应药品,这是对英吉利人封锁滇缅公路,兵围振华集团的报复措施!”

“这些后果都是英吉利人一手造成的,我方一直抱着友好合作的姿态,与国际友好国家交流,可不代表我们软弱可欺!”

英吉利人在得到韩家拒绝后,不但宣布封锁滇缅公路,还派遣了殖民军打算强行收回振华集团租借的用地。

这种毫无契约精神的做法引起了国际极大的舆论关注,不过现在大英帝国还是世界第一的强国。

如今这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年代,拳头大就有话语权,什么契约精神,什么狗屁道德底线。

只要给足够大利益,那些西方资本家连老娘都肯卖掉,更何况去欺压一下弱小的龙国。

既然被人欺负了,没有道理就这么孤独的承受,必须要做出反击。

既然你不让我好过,你们这些英吉利人也不要好过。

缅甸独立军这下可是笑开了花,短短几天里面,大批的武器弹药被运送到他们的营地。

这一次他们付出的代价比之前小了很多,昂山也知道其中的缘由,龙国人需要他们给英吉利人找麻烦。

其实不用他们说,反抗军原本就是为了缅甸独立而奋斗的,现在有了龙国人的支持,缅北的大片区域在短短的十几天里面发生了一百多起针对殖民政府的袭击。

而且战火还有持续蔓延的架势,英缅当局,也被这一手给打懵了。

他们高度怀疑这些反抗军背后有龙国人的影子,只是之前这些反抗军可是一直袭击龙国人的运势车队。

时不时的还和龙国人交火,难道这么快双方就放下武器携手同行了?

没有道理啊?这些反抗军的武器装备全部是日械的,龙国虽然有缴获的不少日械,可他们并没有阔绰到援助那么多给缅甸反抗军。

韩家倒是有军工厂,可他们生产的都是德系德系毛瑟步枪,以及仿德械的中正步枪,根本没有三八步枪的生产线。

原本还打算和韩家购买武器夺各方势力,得知滇缅公路被封锁,韩家和英吉利人闹翻后,都觉得交易没有戏了。

哪知道最后得到的答案是可以交易,只不过不可能交易太大数量。

这下各方势力又开始有所期盼了,看来韩家不单单和英吉利人有关系,估计和法兰西人那里也关系匪浅。

第一个完成交易的是果脯中央购买了36门150毫米榴弹炮,这些都是用矿产做的抵押。

当韩味阁从西南回到武昌城时,特别是随船归来的那36门150榴弹炮,一下子所有人都将韩家人奉为上宾。

他们家真的可以搞到重武器,而且真的可以使用矿产资源购买,只不过比真金白银的要贵三成罢了!

果脯也打算在西南建设的工厂里面参股,不过他们暂时没有资金,只能提供人力和地盘来投资入股。

韩味阁也同意这样的方式,不过约定这些工厂的运行权必须由专业的人来管理。

果脯有监督权,不可以直接越权领导,以及在物资分配上面做手脚,果脯工厂管理人员的德行大伙都知道。

军工厂的产品,一定比例上面可以优先提供给果脯中央,可是也必须按照股份的分红利润来购买,超出分红的利润后,必须支付费用。

当然这些费用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各种物资,前提的不收法币,只接受大洋或者金银。

下面的各军、师长也开始纷纷为即将准备的战争,前来购买一些必要的武器装备。

其中卖的最火爆的就属于火箭筒,这种武器既可以打击敌人的装甲车辆,还可以攻击碉堡、塔楼什么的固定火力点。

不用多,一个师搞个七八具火箭筒,在战场上遇到小鬼子的战车就再也不需要害怕。

对比那些移动比较困难的战防炮,这些火箭筒的生存能力会提高很多。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