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当心急如焚的嬴政, 亲自带着阳庆赶到华阳宫时,昏迷一整日的华阳太后,不但悠悠醒转过来, 甚至还能在宫人的搀扶下,颇有精神地半坐于塌上,丝毫不见先前气息奄奄之态。

  阖宫欣喜之余, 皆暗暗认为此乃陛下莅临之故。

  君王见状自是惊喜不已, 一个箭步上前握住祖母的手,温声问她可要先喝些水解渴。

  华阳太后伸出有些冰凉的左手,反覆于嬴政手上轻拍着, 慈爱地笑着摇头道,

  “政儿啊, 本宫近日时常梦见先王与子楚,也时常看见阿父与姑母...”

  嬴政心头顿时“咯噔”一声, 刚放下的心头巨石立刻又提了起来。

  接连梦见四位故去亲人, 在这时代可不是吉兆。

  他掩下担忧, 开始细细打量着华阳太后的神色, 却见对方眼中涌现出热切的憧憬亮光, 神情渐渐恍惚地伸手抚摸着他的面庞,笑着喃喃道,

  “政儿,好孩子啊, 你完成了先王与子楚的心愿, 完成了姑母与阿父的心愿, 如今天下大安, 政儿又登基做了皇帝,本宫总算能安心见他们了...”

  嬴政眸光一凝, 心中不安的预感越来越强烈,忙使眼色命阳庆上前把脉。

  宫人忙体贴地将魂不守舍的华阳太后,重新扶着躺下,眉头蹙成“川”字的阳庆,立刻上前请罪一声为太后把起脉来。

  嬴政满眼担忧地,看着眼中亮光愈发黯淡的华阳太后,只见对方嘴角仍噙着笑意,声音却越来越微弱,

  “政儿呐,往后祖母若不在了,你定要好生顾饮食,莫要贪凉贪杯...”

  正在把脉的阳庆猛地抬起头来,面色沉重地朝君王悄悄摇了摇头,轻轻松开了手。

  早在方才见到原本昏迷的太后,突然这般精神大好时,他心头便升起不好的预感。

  此刻一把脉,太后果然周身元气已散,想来最后一丝凝聚未消的执念,便是在等陛下到来...

  嬴政心口倏地涌起一阵大恸,冲上去扑于榻前,紧紧握住华阳太后愈发冰凉的手,低哑着声音道,“祖母,您先前盼着品尝的龙井春茶,明岁四月便可采摘了...”

  此刻,华阳太后眼中光芒已尽数散去,她努力想反握住嬴政的手,却怎么也握不住,仿佛这咫尺之距却隔了万里之遥。

  她涣散着眸光,看向这个寄托了自己无限情感的孩子,这个弥补了自己无子孙遗憾的孩子,眼前高大威武的君王身影,渐渐与那个瘦弱矮小的孩童身影重合起来,让她再也分不清此时是何时。

  在宫人们陆次响起的压抑抽泣声中,她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伸出左手颤抖着举起,喃喃道,“政儿...祖母...阿父...归家..”

  话音未落,她的左手便骤然跌落于榻间,再未举起。

  阳庆与宫人们急忙跪了下来,大声喊着“请陛下节哀”,一颗热泪顺着君王的眼角滚下,又迅速消失于玄色衣袍之间。

  他九岁归秦之初,便在母亲再三的责骂催促下,在园中数趟假装与亲祖母夏太后偶遇,等来的,却是对方一脸嫌恶的斥骂。

  母亲怪他不争气,怪他长得不如成蟜可爱,怪他性子不如成蟜好,不然,哪有亲祖母不喜欢长孙的?

  那一日,悄悄蹲在拐角处发呆的嬴政,遇到了回宫后只拜见过一回的华阳太后。

  她满脸惊喜地牵过他的小手,边走边神采飞扬地絮叨着:政儿长得真好看,一看就是极聪慧的孩子,你这浑身的气度,比你阿父更肖似昭襄王几分!本宫的政儿,以后定是一个好君王...

  始皇帝嬴政强行逼退眼中的酸涩泪意,缓缓放开华阳太后的手,俯身亲手为她撩好一缕额间耷下的花白碎发,退后深深一拜。

  祖母,孙儿一路走来,幸未辜负您的期待。

  祖母,这世间,往后再不会有人称朕为“政儿”了。

  ...

  秦始皇二十年秋,华阳太后薨逝,帝追封其为太皇太后,并以国葬之礼治丧。

  所谓国葬,正是《王制》中“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的规定,这意味着,华阳太后的遗体要安放于以巨石储冰的攒宫之中,期间举行各种仪式为逝者祈福哀悼,待七个月后,才能抬棺前往芷阳皇陵下葬。(1)

  次年夏,治丧完毕的帝国君主,再次收拢强大的心神,将满腔心思扑在了朝务上。

  而李斯则在早朝之时,趁机提出重启骊山北麓皇陵工程一事,此建议一出,立刻得到了群臣一致附和——陛下的皇陵,已停工近五年了!

  按周礼,列国君王早在登基之时,便会寻来巫士勘察相地,以“土会之法”选出一处背山面水、土层深厚之风水宝穴,提前为自己营建陪葬品众多的陵墓,秦国自然也不例外。

  而先前由于秦国抢挖煤矿人手不够,只得让修建皇陵的刑徒前往煤场,如此一来,皇陵一事便停工到了现在。

  丧葬之事,在信奉“事死如事生”的古代,连家境贫寒的庶民亦会郑重对待,更何况帝王乎?

  李斯殷殷劝道,“陛下,如今大秦已挖出巨量煤石,依臣之见,无须再急着开采燕齐楚故地之煤...而大秦统一后多出的众多劳力,纵便修路已征召百万,亦大有盈余,还请陛下及早召集人手修建皇陵...”

  在大臣们的极力劝谏下,嬴政思索一番后同意了,这一回,仍按一日三餐、每日30钱、一年发放几身衣袍的标准,征募自愿前往修陵的工人。

  明赫知晓此事后,半分不认为自家父皇骄奢淫逸。

  他是受过二十一世纪科学无神论熏陶没错,但他又能凭借什么资格,要求这些隔着两千多年遥远时光的古人,也必须接受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理论洗礼呢?

  每个时代对事物的认知,都来源于这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来源于这时代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探索程度和认知。

  换句话说,如果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能造出高铁的水准,人们自然也不会再把它视为神迹神龙现身了。

  再说了,“老神仙”的存在,各种后世生产物资的跨时空出现,本身就让一切,看起来更充满了神秘色彩。

  而溺死的他重新降生在战国、系统的存在、虚拟善意值能兑换成真实物资...

  这些颠覆常识的现实,让他自己都时常会陷入真假难辨的恍惚中,哪能有勇气去劝古人别信?

  这事既能让父皇安心,又能让千年后的后世之人,见识到来自大秦的兵马俑与各种陪葬器物,从而对自己的华夏身份充满自豪感,何乐而不为?

  至于劳财伤民?倒也远远说不上。

  秦国现在商业兴旺,又有高产粮种,国库愈发充盈厚实,朝廷不但为百姓减了农耕税赋,在各处工坊干活的匠人还有工钱领——说起来,眼下大秦百姓的日子,已经比史书上任何一个盛世都要好得多。

  至少,秦国不会再有吃不饱饭的饥民。

  而无论修建皇陵的工人,还是制造陪葬器物的工人,不但包一日三餐,还有按天发放的工钱入袋啊,又不是横征暴敛让百姓免费干活...

  总而言之,他全力支持自家父皇营造骊山皇陵!

  ...

  下定决心要提升大秦医术水平的嬴政,在新设太医署后,又与阳庆夏无且商议一番,下诏命人筹集医术学室。

  凡国中通过考核的志于行医之人,学室中由夏无且传授把脉之学,由阳庆传授辨识草药与望闻问切诸学——这已大秦眼下医术最高明的二人了。

  一时之间,忙得脚不沾地的阳庆,只得托人前往齐地拜访故友公孙光,请他也来咸阳传授医术。

  公孙光收到密信后,原本并不愿将医术随意传授秦人,但在好友杨中倩与徒弟淳于意的劝解下,他终于乘坐马车与二人一同奔赴咸阳。(2)

  至此,原本史书中助力西汉奠定中医药学脉学传承的四人,正式成为大秦医学进步的巨大助力。

  接下来,继语言、文字的统一工作逐步落实后,以秦半两等额回收六国货币的任务,也渐渐走到了尾声。

  由少府冶炼工坊,负责将六国刀币、布币、蚁鼻钱等重新融铸成新钱。

  至此,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七国货币,正式统一为外圆内方的环钱秦半两。

  这一年,治粟内史去世,而学成出师后,已担任太仓令一年多的吕雉,凭借超强的算筹能力,与比肩管仲范蠡等经济巨擘的能力,成功从上计考核中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任治粟内史。

  眼看大秦私营商贩日益增多,在她的提议下,君王再次补发了一道诏令:在国中设置“准平齐物制”、“常平仓”与“义仓”。

  准平齐物制,即平衡米粮油煤等民生物资市价,朝廷在允许商人盈利的同时,又限制收购价与卖出价的波动上下限;

  常平仓,即朝廷在丰年粮贱时,大量从百姓手中平价购入粮食储备,以免粮贱伤农;而在灾年歉收粮价暴涨时,再将这些粮食平价放入市场,打压私营商贩趁火打劫的高价粮;

  至于义仓,却是君王自己想出来的:从朝廷每年收取的税赋中,取出三十分之一的粮食,放入各地郡县与乡闾粮仓为备用粮。

  若遇洪旱蝗各种天灾之年,该地郡县长官只需将灾情上报后,便可立即下令各处开仓济民,无须等待咸阳应允之诏令,官员们只须在事后,与朝廷派出的审核官吏核账核粮便可。

  如此一来,突发灾情之地,便能第一时间获得救济粮食,再不会出现六国只救灾不救民的情况,也不会因朝廷拨付粮食层层审批与路途遥远之故,让本该及时得到救助的灾民饿死于道。

  秦国新法虽删减了许多酷刑与轻罪重罚之律,却仍秉承着“有功必赏,有罪必罚”的法治原则,对官员贪墨贿赂等处罚仍是极重的,而纵便是嬴政与韩非,亦是赞同对重犯施以“株连”之震慑的。

  这意味着,若郡县官员贪墨偷拿义仓之粮,其家人性命前程皆会遭受牵连,可不仅仅是他本人受罚。

  同时,朝廷每年还会派出巡查官吏核实粮食,百姓亦可向上级官府或巡查官吏,揭发对方贪墨粮食之事。

  当君王这道诏令以快马传至各地,听完里正宣读的百姓们,不由纷纷跪下含泪高呼“陛下万年无极”...

  他们虽不大能听懂,准平齐物制与常平仓究竟是何意,但每一个老百姓都听懂了:义仓,是陛下专为他们设置的救命粮仓!

  千百年来,哪一国哪一君会如此重视庶民、将庶民性命放在心上的?唯有始皇帝陛下!

  这般好的陛下,他们岂能不真心实意地渴盼他长寿万年?

  而咸阳宫中看着善意值迅猛狂飙的明赫,也忍不住高兴地感叹道,“我没记错的话,要到隋朝或者宋朝才会出现义仓,大秦现在就有啦!我父皇观念真的好超前啊...”

  他只不过趁着扮做老神仙的机会,不时提醒几句民心的重要性,父皇就能自发地积极施行各种仁政,这样的君王,竟然被史书称作“暴君”?

  系统笑着打断了他的话,“宿主,你记错了!史书上的义仓,虽然最早确实是在隋朝时期创立的,但不管是隋朝还是唐宋明清的义仓,跟大秦的义仓都不一样...我认为秦始皇设立这个义仓,才是真正的义仓!”

  明赫疑惑挠头道,“这...还有真假之分?义仓不都是开仓救民的免费粮仓吗?”

  系统掏出一张试题递给他,解释道,“不是的哦宿主,他们的义仓都是在秋收时,强制从百姓留下的口粮里,再多收十分之一或者或者几斗,然后统一放到州县的官府粮仓里,储存起来等灾年备用...”(2)

  明赫猛地瞪大了眼睛,举着试题不敢置信道,“什么!朝百姓加收粮食来备用灾年?这也好意思叫义仓?他们可真会给自己贴金呢!”

  系统跳上他的手臂,伸出毛茸茸的猫爪指着几行字道,

  “是的,那些根本不是朝廷自掏腰包建的义仓,说得好听,实际上相当于加征了一成以上的税收...古代老百姓本就吃不饱,灾年不一定能遇上,每年的义仓粮食却必须要缴纳...”

  “而且等真的到了灾年,早饿得前胸贴后背的老百姓,还得走上十天半月前往州县等待开仓救济,很多人都饿死在了半路上...更惨的是,有些官员为了炫耀筹集的义仓粮食多,到了灾年根本不肯发放粮食,或是早将粮食挪用了,老百姓们的救命粮食交到他们手上,想吃上几粒却是千难万难...”

  明赫紧紧皱着小眉头,一目十行看完这张试题上的材料,气得双手都有些微微发抖,

  “他们担心老百姓胡乱挥霍自家粮食、到了灾年活不下去,就凭空建出一堆粮仓,用收来的粮食支付管理、维护、运输成本?真是‘爱民如子’的好君好官啊!”

  是的,材料上清清楚楚写着:到了两宋时期,朝廷已经开始明目张胆挪用百姓“寄存”的备用灾粮,权臣蔡京曾下令将各路义仓粮食,收缴七成进汴京城中,而南宋时期,各地义仓被挪作军粮之事更是层出不穷...(3)

  明赫看着这张材料,只觉得上面写满了“吃人”二字,郁闷地摇头道,“别的不说,这宋朝可是封建王朝里经济最强的朝代,也是官员俸禄最高的朝代,可他们依然不知足地盯着最底层的百姓吸血,真可恨呐...”

  系统用猫爪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臂,附和道,“是啊宿主,所以我才说秦始皇跟他们都不一样,大秦的义仓,跟其他朝代的义仓也完全不一样,你的父皇,完全当得起千古一帝这个称号!”

  说着,它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耳朵,“宿主,告诉你一个秘密哦,如果我也是人类的话,我也好想让秦始皇当我爹啊,有这样的父皇好骄傲啊...”

  原本被气得脸颊都有些红的明赫,闻言不由缓缓将嘴张成了“O”形,很快又自豪道,

  “统子你果然很有眼光!不过据我所知,还有很多很多人类也想当我父皇的崽崽呢,你就算变成人类,恐怕也要排长队的!”

  系统难得失落地摇了摇头,“我不怕排队的宿主,但我们系统是永远不可能变成人类的...”

  不过它转念一想,又高兴了起来,“宿主你知道吗?我有很多同事都超想当秦始皇的崽崽,但我才是离秦始皇最近的一个,我好幸运啊,谢谢宿主让我能近距离感受始皇大大的人格魅力哦!”

  明赫与有荣焉地挺起了小胸膛,父皇的人格魅力,竟能跨物种汇集了一大群系统拥趸,好生厉害啊!

  ...

  秦始皇二十一年,十二月。

  在张苍新制定的以正月为岁首的《太初历》中,原本在商历中为岁首的十二月,成了如今大秦辞旧迎新的岁末之月。

  在六英宫晚宴上庆祝新年的大秦君臣们,并不知晓远在千里外月氏国的萧何,在将近一年的谋划中,已成功从一个“想出去看看的秦商”,成为月氏王极力挽留并倚重的谋士。

  而他也终于在这个冬日,等到了“随从”钟离昧传来的消息:乌孙王近日频频联络匈奴羌戎诸部,诸国军队有合拢往东集结迹象,不知目标是东胡还是秦国。

  北风呼呼作响的帐篷中,钟离昧飞快说完情况,见对方迟迟不开口,只得压低嗓音急切问道,“大秦距此有千里之遥,如今戎狄军队已悄然出发,此事,我等该如何知会朝廷?”

  胡人最喜在秋冬时节偷袭,他担心大秦将士,会沉浸秦军一扫六合之大喜而放松警惕。

  穿着月氏王赏赐的紫色华贵羔绒厚袍、如今名叫“萧不疑”的萧何,却笑着从篝火铁架上,取来以陶罐盛的热腾腾羊乳递给钟离昧,细声道,

  “来,先喝几口羊乳暖暖身子。我倒以为,贼子此番鬼鬼祟祟,目标定是我大秦。你想想看,这天寒地冻之时,东胡牧草枯竭、牛羊瘦弱、粮食不多,哪比得上我大秦城池粮足钱多...”

  东胡紧邻燕国故地,比月氏更寒冷数倍,他们纵便再想不开,想偷袭冬日人畜粮食皆不足的东胡,又何须这般兴师动众大筹兵?反倒是大秦刚秋收没多久,如今正是粮食充足之时。

  钟离昧听了这话一时愈发焦急,急忙接过陶罐,也不怕烫地直接捧着罐身,再次催促道,“萧大人,既是如此,此事更是万分紧急啊,虽然我秦军骁勇善战,人数更远胜戎狄之辈,可对方若是发起偷袭...”

  虽然他认为对方的目标若真是大秦,实乃以卵击石之举,可再蠢的敌人,也架不住对方在暗处而秦军在明处啊,若对方真要偷袭秦国,少不得要伤亡些同袍,让他于心何忍?

  萧何飞快扫视一眼帐篷周围,凑近钟离昧身侧道,“稍安勿躁,此事或是我等千载难逢除去一敌之机。”

  钟离昧急忙哑声道,“萧大人此言何意?”

  萧何伸出一指,指了指北面,似笑非笑道,“你想想,若是教月氏王知晓,乌孙王竟神不知鬼不觉绕过月氏,联手匈奴调兵北上,岂能再安枕于榻?”

  钟离昧登时眼睛一亮,兴奋小声道,“如此说来,乌孙今日能悄然绕过月氏北上,明日便能悄然与匈奴联手夹击月氏...”

  说着,他高兴仰头将羊乳咕咚咕咚一饮而尽。

  萧何眼中闪过一抹厉色,“正是如此,月氏王本就多疑,只消我顺势引导他稍稍这般一想,他岂能再坐得住?此番,倒是借他之手除掉乌孙之机...”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耽美] [综漫]被迫离家出走的我开启救世模式【完结番外】
  2. [耽美] 为什么总有人召唤我
  3. [耽美] [综漫] 念能力是幽灵果实的我被竹马误认成咒灵【完结番外】
  4. [耽美] [综漫] 特级英灵佐助君【完结】
  5. [耽美] [综漫] 我用wtw完美通关【完结】
  6. [耽美] [西方名著同人] 公爵夫人【完结】
  7. [耽美] 穿书后被疯美反派标记了【完结】
  8. [耽美] 魔女的渣A改造计划【完结】
  9. [耽美] 炮灰觉醒后被男主盯上了【完结番外】
  10. [耽美] (七五同人)游龙随月
  11. [耽美] 闲庭漫步【完结番外】
  12. [耽美] (红楼同人)夫人套路深【完结番外】
  13. [耽美] [综英美] 羔羊的悲鸣【完结+番外】
  14. [耽美] [原神] 今天也无法摆脱愚人众执行官【完结】
  15. [耽美] [综漫] 位面放映厅【完结】
  16. [耽美] [网王同人] 没有神之子的世界【完结番外】
  17. [耽美] [综漫] 10cm宰和悟【完结】
  18. [耽美] [西游同人] 猴王又美又迷人【完结番外】
  19. [耽美] [综漫] 成为绿之王之后要做什么【完结番外】
  20. [耽美] [综漫] 费奥多尔是一名学生【完结番外】
  21. [耽美] [三国]小民之计
  22. [耽美] [足球] 大聪明【完结】
  23. [耽美] 网王之江户川樱一
  24. [耽美] [柯南同人] 我靠文豪系统成为警界之星【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