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 第171章 各显神通的拉拢

第171章 各显神通的拉拢

与靖王相比,魏王朱麒不但在势力上,弱上不少。

在子嗣上,更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这就是当今圣上忧虑的原因:在他驾崩之前,若魏王诞下不了龙子,就算他想支持,也许都支持不了。

不说靖王派系会极力反对,恐怕就是士大夫们,都会阻止他。

子嗣的问题,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重大因素。

魏王朱麒神色很不好看,这种事不是他说努力,就有成效的。

这一两个月来,在王妃的不断劝解下,他也时常去宠幸两个侧妃。

可她们的肚子,一直都很平静,没有一点的动静。

这可以说是他心中难言的痛。

众人见魏王殿下神色沮丧,也都叹了口气。

不过,还都劝解了一番。

“殿下,您还年轻,无须如此着急。”

“是啊,殿下。您看我和廷益、赵兄弟都还未结婚呢。”

就连苏方正也是捋着胡须安慰道:“是啊,殿下,您年纪轻轻,根本不用担心这样的事。”

魏王朱麒神色稍缓,点头笑了笑:“希望如诸位所言吧。”

随后,几人便转移了话题。

因为大家都属于魏王阵营了,再加上饮酒过后,关系无疑更为熟络了不少。

在此情况下,当然也就有什么说什么。

苏方正这时突然说道:“殿下,礼部右侍郎翟进这两日十分的活跃,与不少家族进行了接触。”

张茂听了,则是冷笑一声:“呵呵,那翟进这么上窜下跳的,不用说定是受到了杨必成那老狐狸吩咐,拉拢我汴州士族。”

“呵呵,看来杨必成那老鬼,也学靖王,要向我们汴州下手了。”

魏王朱麒一听,则是好奇询问道:“都有哪些家族想要攀附上那杨必成?”

在他的藩地,竟还有这么多不开眼的人,敢向外面的人“抛媚眼”,真当他这个魏王是摆设啊?

苏方正摇头一笑:“都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家族,那些大家族大多数还是比较理智的。绝对不会因他的拉拢,而忘记自己的根在哪。”

魏王朱麒神色依旧冰冷,哪怕是一些小家族,他也感到威严受到了挑衅。

至于那些小家族,他会派人一一调查清楚,而后再让他们知道这汴州究竟谁为主。

他有贤王的声誉,也有皇族的手段。

赵麟见朱二眼神中闪烁着冷色,便知道那些小家族很快就要倒霉了。

那些家族,也真是够可以的,就算朱二年少,那也是不可欺的。

别说他们了,靖王的使者,他都敢派人袭杀,更遑论汴州这些不知好歹的小家族?

在赵麟一行人畅聊之时,钦差副使、礼部右侍郎翟进,正在接待几个汴州的世家家主。

这是内阁次辅杨必成交代下的任务,他不得不用心去做。

经过这两日的筛选,翟进也终于选出了几个拉拢的对象。

比如,那个通县的张家,还有汴州府城的几个世家。

唯一让翟进感到烦闷的是,这几个世家门第,都不太高。

哪怕在这汴州城,也称不上大家族。

不是他不想去拉拢诸如王家、苏家这些大家族,实在是人家都极为聪明地婉拒了他。

翟进无奈下,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这些较小的家族来当棋子。

好在小家族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喂一根骨头,就能让其感恩戴德,十分好控制。

此时,以通县张家为首的几个家主,可以说极其的谦卑、恭维。

“诸位,此次请你们来呢,一是代表次辅大人,对你们的诚意表示接受。”

翟进说完这番话后,几个家主难掩激动之色,又拍了一番极为肉麻的马屁。

“我等一定不会忘记大人提携。”

“我等永世追随次辅大人,鞍前马后,刀山火海,在所不惜。”

既然次辅大人接纳了他们的效忠,他们当然也得表表忠心不是?

他们这两日又是奉承巴结,又是上了巨额的好处,总算是看到了回应了。

翟进看到他们难掩激动,心中微微冷笑。

果然是上不了台面的小家族,仅一句好听话,就能令其癫狂,都是些没见过世面的小家族。

若不是顾及次辅大人交代的任务,这些人哪里能入他的法眼?

翟进虽说心中鄙夷,不过神色中却是透着赞赏。

“呵呵,诸位说话要主意点,你们效忠的是我大周。次辅大人和本钦差,则是为朝廷选拔人才。”

几个家主听了,都连忙改口,一边称颂当今圣上的文治武功,一边奉承次辅大人为国为民。

总之,说不完的感激,道不尽的忠诚。

“本钦差知道,各位家中都有不少被埋没的才俊。若是可以的话,次辅大人和本钦差还是乐意为国举荐的。”

翟进的这番话,十分明了了。

既然你们向次辅大人献上了投名状,当然就是自己人了。

既然是自己人,那么就能享受到其他家族,享受不到的好处。

几个家主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这几日,他们不顾脸面的奉承拍马,又是献上巨额的银两,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想要自家子弟,更上一步吗?

现在即将得到回报,他们焉能不高兴,不激动?

还是通县张家家主率先恳求道:“钦差大人,老夫虽说近七十了,可还想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祉。”

翟进看了看这个前任归德府的张知府,淡然一笑:“张大人,你这份忠心我会向次辅大人说的。不过,本钦差前日听说你儿子想来府城?”

那通县张家主,虽说心中失望,不过还是堆起了笑意:“是的,我儿子在通县做了多年的典史,也算是年富力强,想来府城为朝廷做出更大的贡献。”

翟进知道,是该给这几个人一点好处了。

“此事本钦差向你们提刑按察使大人说了,明日就能办理手续,迁任到提刑按察司。无论是品秩,还是职位,都会上升一个台阶的。”

那通县张家主听了之后,欢喜不已,立即站起身,又是一番感激不已。

随后,其他的几个家族,多多少少,都得到了好处。

让他们都尝到了投效所带来的甜头,而对次辅杨必成的忠诚,也上升了一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2.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3.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4.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5.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6.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7.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8.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9.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0.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1.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2.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3.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4.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6.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7.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18.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19.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0.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1.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2.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
  23. [历史军事] 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
  24. [历史军事] 我被王莽拉着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