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人生:从布衣开始> 第50章 解决流民和干旱问题。

第50章 解决流民和干旱问题。

“由地方官府出面,解决百姓的土地问题,不管是开荒也好,还是租种也行,先让百姓安定下来。”

罗成业摇了摇头道:“草民不知道大周有多少村子,但想来应该不少,要安置这些流民不是轻轻松松吗?”

刘有为默默思考了一下后说道:“你的这个方法,非常可行,南方各地这几年一直风调雨顺,加上我们北方以及京城周围。”

“按照你的方法算下来,一个村子最多安置一户流民,甚至很多村子都不用安置流民,因为流民数量目前才四十万人左右,约七万户。”

刘有为一脸感叹的说道:“你说京城这么多人,怎么就没人想到呢?”

罗成业拱拱手道:“大人,京城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自然有其特殊性,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而且京城的百姓,大多数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计来源。”

“对于流民的安置,京城的情况与地方肯定有所不同,京城的居民可能更多地依赖于手艺、商业或者是官府的救济,而不是土地。”

“因此,京城的高官对待流民的问题,可能更多地需要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建立收容所或者实施救济政策来解决。”

“至于为什么没有人提出类似的想法,可能是因为高官们对于问题的解决有不同的思路。有些人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救济来解决问题,有些人可能认为应该限制流民进入京城,以维持京城的社会稳定。”

“嗯,你说的有理!”刘有为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大人,除此之外,解决流民问题,草民还有第二个方案,那就是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刘有为听得一脸懵逼,不知道一介布衣,是怎么想到这么多方法的?

罗成业点了点头后道:“对,以工代赈,由朝廷确定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道路修建、水利设施建设,开挖沟渠等等,这些项目既能满足百姓需求,又能提供就业机会。

“对参与以工代赈项目的流民,根据他们的工作量和质量获得相应的工钱或粮食,而且工钱要足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然后定期评估以工代赈项目的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项目内容和政策,以确保它能够持续有效地帮助需要帮助的流民。”

“嗯!”刘有为点了点头后道:“你提供的方案很好!本官马上将你的方案记在奏折上。”

刘有为一边说,一边取出一副空白竹简,开始记录,他自然是根据罗成业的诉说,写成文言文,这样需要刻录的字更少,也更快。

“对了,小兄弟啊,你说的这两个方面,也只是解决了流民的问题,可解决旱灾的问题你还没有说呢?”

罗成业拱拱手说道:“大人,解决干旱的方法有很多,朝廷可以在河流、湖泊附近修建水库、水塘、水渠和水井等,以便在干旱季节储存和分配水源。”

“通过沟渠等灌溉系统将水从水源地引到农田,以保证农作物的生长。”

“在雨季收集和储存雨水,以备干旱时使用,这可以通过修建水窖、水井或其他储水设施来实现。”

“当然,草民还有一种比较省时省力的方法,那就是水车,我们可以在河流附近,建立水车,通过水车将水提升到高处,然后再通过水渠分配到需要的地方。这种方法可以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如果不够高,我们还可以组建二重水车,三重水车!”

刘有为眼睛一亮,对这个方法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水车?这是一个好主意!它可以节省人力,又能远距离输送水源,确实很好!”

“对了,水车是什么?你有样品吗?”

“大人,目前还没有,但那东西想要制作不难,只要有木匠,很快就能做好。”

罗成业解释道:“水车是一种利用水流动力转动的装置,可以通过水流带动轮子旋转,从而提升水位或者输送水源。它通常由木材制成,结构简单,但需要精确的设计和制作,水车可以是单级的,也可以是多级的,多级水车可以用来提升水到更高的地方。”

刘有为听后,思考了片刻,然后说道:“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想法,我们可以尝试在河流和湖泊附近建立水车系统,这样即使在干旱季节,也能够保证农田的灌溉。”

“不过,这需要朝廷的国库支持,还需要找到合适的地点进行试验。”

罗成业点头同意:“是的,大人,而且,水车的建立和维护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管理。”

“如果朝廷能够支持这个想法,草民愿意协助设计和监督水车的制作和运作。”

刘有为摇了摇头道:“这估计轮不你管了,你目前要做的,就是先造一架水车出来,奏折里无法写清楚制作方法!”

“但我会把你所说的事情,全部写进奏折里,上面肯定会派人来查!”

“所以在他们来之前,你一定要把水车建起来,可别出了疏漏,免得到时候本官,也会受到连累!”

“大人放心,草民回去就马上安排制作水车的问题!”

“很好,我会派衙役去你村子,宣布本官的命令,制作水车的花费,由官府承担,本官还要抽调工匠去,协助你们制作水车!”

“一个月以内,一定要制作出来并投入使用。”

“放心大人,草民会办好的!而且草民所说的这些抗旱措施,同样可以用以工代赈的方法去做!”

“嗯!”刘有为点了点头,将这个想法也记录在奏折中。

他希望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解决流民问题,还能够有效地应对干旱灾害,改善百姓的生活状况。

自己管理的地方,出了一个能人,自己也有政绩,升职有望,刘有为肯定会全力去做。

等到奏折写好,刘有为将奏折印上火烧印,将竹简捆起来后,又在卷首涂上封泥,盖上了印章!

……………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2.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3.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4.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5.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6.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7.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8.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9.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0.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1.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2.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3.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4.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5.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7.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8.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19.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0.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1.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2.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3.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
  24. [历史军事] 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