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 第226章 太子回京(7)

第226章 太子回京(7)

“魏国公常年领兵在外,右丞相就是一个虚职。这些年中书省一直是韩国公独相,二十多年,权柄太重。这次要换人的话,就要用文人儿子认为刘基和汪广洋都还不错。不过···”

朱元璋把儿子视为大明的接班人,一开始儿子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朱元璋还不满意。

听到儿子说“不过”,顿时眼前一亮,引起他的兴趣:“不过什么?”

“中书省总览百官,百官的奏章必先呈中书省,再奏明陛下。这致使百官都趋炎附势,丞相权柄过大。如果遇到萧何,诸葛亮那种贤人还好,如果碰到李林甫,杨国忠,甚至是杨坚、曹操,王莽那种奸臣就会危害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老朱一直认为儿子仁义,宽厚待人,没有想到他居然有如此的见识,也是倍感欣慰。

“嗯。你能有如此的见识,咱很欣慰!可是该怎么做呢?”

“依照儿臣看,可以尽数裁撤中书省,大都督府。只设六部,六部尚书分管朝政。同时撤掉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这样就能防止奸臣当权,祸乱朝政!”

“你连你大表哥也不信任?”

“不是不信任,大表哥是我们骨肉至亲,又战功赫赫,当然值得信任。只是表哥之后,只怕再也没有人能胜任了大都督府的职务了。”

“那你裁撤中书省,大明几百万里江山大大小小的事务堆积如山,都咱父子两人干,也太繁琐了吧!”

“我们可以仿照宋制设置殿阁大学士,带父皇批阅奏章,草拟处理意见以备父皇参考!大学士只有建议权,却没有处理朝政的权力,这样就能有效的防止大臣专权!”

听了儿子的话,朱元璋是目瞪口呆,还有这样的操作,直接把丞相给撤了,换成顾问?

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把相权分割了?

那些奸臣,再也不能为祸了!

“嗯!现在是战事,中书省事务凡巨,不好裁撤。等战事稳定了,咱逐步撤掉,给你一个安安稳稳的江山。”

“瞧父皇说的,儿子有那么不堪吗?”

“哈哈,你说谁当丞相?”

“儿子以为论起才学自然是伯温先生更胜一筹,只是诚意伯太过耿直,不善变通。中书省却是要协调百官。御史台监察百官,也有重臣坐镇。所以儿子认为,忠勤伯更适合做宰辅。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魏国公刚刚立下大功,现在就把人给撸了,恐天下人不服。不如先把忠勤伯调入中书省右丞。”

“嗯,也好!”

朱标辞别朱皇帝,就径直来到中书省。

老相国李善长拖着年老的身躯,给朱标躬身行礼:“老臣参见太子殿下!”

中书省其他的大大小小的官员,则是一起跪下。李善长是老爹二十多年的相国,还是大妹未来的老公公。

朱标也是给了这个老臣极大的礼遇,他也躬身向李善长还了礼。见过礼,朱标才和中书省商议军国大事。

第一,就是要把原本跟着自己训练的士兵给召回,让他们重新回到自己麾下。

第二,就是把汪广洋调入中书省为右丞。

这诏令一下,老狐狸李善长先是惊愕了一下,然后才问道:“这是陛下的意思还是太子的意思。”

“孤刚从陛下那里来,自然是受了陛下的旨意。”

听到朱标那不可置疑的口吻,李善长心中一凛,这孩子是在给长辈说话吗?

他呆呆的看着眼前的小伙,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毛孩子了,而是堂堂正正的太子了。

朱标如今羽翼已丰,又两次在外作战,收服巴蜀,平定陇西,立下赫赫战功,在老百姓那里有崇高的威望。

当初没有冒险借搞倒杨宪的机会搞他,现在更是痴人说梦。

良久,李善长只是淡淡的说:“老臣明白了。”

这汪广洋在历史上名气不大,朱标只知道他是用来限制胡惟庸专权的。

但是这家伙耍滑头,最后给老朱砍头了。

除此之外,朱标对他的履历不是很清楚了。

李善长是官场老油子,对这人的底细却是全很清楚。

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总共封了六公,二十八侯,两个伯爵。

这些功臣大多数是战场上厮杀的武将,文臣只有:韩国公李善长、诚意伯刘基、忠勤伯汪广洋三人而已。

就是蓝玉和胡惟庸都没有受封爵位,可见老朱汪广洋的器重。

老朱把他给找来,明显是要安排自己退居二线啊。

回家的路上,李善长是一言不发。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女子不可一日无钱。

在打天下的时候,老朱就对臣下说:“李夫子是咱的萧相国!”

一直以来,李善长都以萧何自居。

萧何可是死了之后,汉惠帝才让曹参做的丞相。

没有想到,老朱这么快就要卸磨杀驴了。

李善长心中是莫名的悲愤和窝火,也有一丝凉意。

同行的胡惟庸叫了很久,失魂落魄的李善长才反应过来。

可是这天下是人老朱的,老朱要怎么做,他能说什么?

老相国看看眼前的胡惟庸,擦擦脑门子上的汗说:“嗯,你跟着我多少年了?”

胡惟庸:“回禀老相国,从至正二十二年开始,属下跟随您十几年年了。”

“嗯,那时候我记得,陛下和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我奉旨监造战船。工期紧,怎么都完不成任务,但是还是吴王的陛下,几次要杀了我。是你征集了附近的民船改装成战船,帮我完成了任务。在大明的官员中,你也是一员干吏了。”

胡惟庸确实是干吏,听了李善长的话,知道他话里有话。

不是要提拔他,就是要打压他,他马上在颠簸的马车上跪下表忠心:“这全靠老相国栽培。”

胡惟庸很早的时候,就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的侄子李彬,他们也算是亲戚了。

李善长看着恭恭敬敬跪在自己眼前的胡惟庸,感慨万千。

这些年老朱的事业处于上升期,他需要一个精明强干的宰相辅佐自己,而李善长能把老朱交给自己的任务都给做好,却有一半是胡惟庸的功劳。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
  2.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末当藩王
  3. [历史军事]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4. [历史军事] 我辅佐刘备横扫三国,震惊曹操
  5. [历史军事] 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
  6. [历史军事]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7. [历史军事] 【穿越】我爹是异性王
  8. [历史军事] 我在亮剑杀敌爆装备
  9. [历史军事] 1850再造中华
  10. [历史军事] 帝国大反贼
  11. [历史军事] 大秦:捡到少年的秦始皇陛下
  12. [历史军事] 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13. [历史军事]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
  14. [历史军事] 带着AI去穿越
  15. [历史军事]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16. [历史军事]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17. [历史军事] 肤施梦记
  18. [历史军事] 易学大师风云录
  19. [历史军事]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20. [历史军事] 亮剑:让你驱逐倭寇,你马踏樱花?
  21. [历史军事] 启禀陛下,驸马爷又要作死
  22. [历史军事] 大乾:帝国独裁者
  23. [历史军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24.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