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 第141章 西争巴蜀(3)

第141章 西争巴蜀(3)

气的朱元璋吹胡子瞪眼:“那个畜生,胡说什么呢?你大哥是奉天吊罪,讨伐无道,是给你抓美女的?”

朱棡和朱棣等人也都和朱标道别,朱标正要出发,却听到有人喊道:“等一等!”

众人一看,却是一个妹子跑来了。她跑到上前要去找朱标,禁军就要拦她。

朱元璋以为是遇到了刺客,就说道:“来人···”

马秀英和朱标却认出这是徐达家的大闺女徐妙云,母子二人异口同声的说:“重八这是天德家的大闺女!”

“这是天德叔家的妙云妹妹!”

听说是徐达的女儿,老朱连忙让侍卫,放徐妙云进来。

以前徐妙云拜托嫦小娥打听牛犇的下落,还说是徐妙云的意中人,嫦小娥为徐妙云找了一圈,没有找到人。

直到昨晚,嫦小娥给朱标送三鞭汤的时候,才无意间发现,原来朱标就是徐妙云要找的牛犇。

从大婚到现在已经是两个月了,朱标一直没有碰自己。徐妙云又说他和朱标是两情相悦,这就不得不让嫦小娥浮想联翩:原来标弟真的变心了。

最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嫦小娥找到了徐妙云,和他说了这件事。阴差阳错之下,居然说服了徐妙云进宫陪伴自己。

徐妙云径直跑到朱标面前,说道:“我愿意!”

“你愿意?”朱标一头雾水,你愿意什么?

徐妙云抱住朱标,踮起脚尖,然后亲了朱标一下。

朱标先是蒙蔽,在徐妙云嘴唇离开自己脸颊的时候,似乎是懂了:这是在向他表达爱意呢。

说是示爱,当着三军将士的面,这明明就是在挑战呢。

今天要把他收拾了,以后还能在三军将士面前雄起吗?

在徐妙云以为万事,要走的时候,朱标却抱住徐妙云的,一手拖住后背,一手托着她臀部,稍微用力,徐妙云整个人就倾斜了。

在徐妙懵逼的时候,朱标厚厚的嘴唇已经扣在徐妙云樱桃小嘴上。战争是徐妙云挑起的,虽然受制,却不想丢失主动权。

接着,徐妙云就叩开了徐妙云的贝齿,徐妙云的腿都软了。

士兵们什么时候见过这阵仗?

一个个都看呆了,在短暂的惊愕之后,发出了一阵阵欢呼。

“偶偶偶!”

老朱也看的也是口水直流,还是咱标儿会玩,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呸,是无耻!

他不由自主的看向马秀英,想要把马秀英拉过来,现场体验下这种腐败。

马秀英却转过头,在训斥几个女儿。老朱的命好,前五个都是儿子,所以女儿都还小,属实不该看这种东西。

“去,不许看。”

马秀英只有一个,却有五个女儿,难免顾此失彼。

原本已经要出发的朱标,因为徐妙云的到来,足足推迟了半个时辰。可是没有人感觉不爽,甚至甚至很快乐。

直到把徐妙云的灵魂都吸入自己体内,才松开了她。

徐妙云不知道是因为缺氧,还是肾上腺素增加,居然立足未稳,差一点就摔倒。

幸亏朱标扶起了她:“你没事吧?”

“我?”

朱标扶住徐妙云的肩膀说:“我走了,等我回来!”

“额!”

这时候,士兵们又是发起一阵欢呼。

秀色可餐,朱标饱餐一顿后,就心满意足的登船出发了。

徐妙云才意识到所有人的目光都向自己射来,他被参观了半个时辰。

更要命的是,他没有先向朱元璋行礼。

虽然以前没有见过朱元璋,可马秀英却是经常见到的。

皇后娘娘身边的就是陛下吧!

看着两人和颜悦色的看向自己,她也顾不上羞涩,跑过来请罪:“臣女···”

···

明军大军北伐的消息传到巴蜀,举国震惊。

朱标的水陆大军还没有到巴蜀,他给明升的一封信--《应天时报》就已经在巴蜀传开了。

很多人都认为朱标是傻子,居然把自己的行军路线,都告诉了夏军,这不是让明夏政权提前做好防御吗?

这样固然能收复巴蜀,可是会造成大明多少士卒的伤亡啊。

说这话的人,肯定不知道蜀汉的历史,也没有读过樵周的《仇国论》。

樵周是西蜀的大奸臣,其作用不亚于秦桧之流。

原本蜀汉以汉朝正统自居,诸葛亮还喊出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口号,六次北伐,就是占据天下三分之二的曹魏都惊恐不安。

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武侯的遗志,继续北伐。

姜维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上,自然都不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战争可以增强蜀汉的凝聚力,让蜀汉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抵御曹魏的攻势。

如果蜀汉上下一心,守住山川险隘,还可以和曹魏对抗相持一段时间。

偏偏在这时候,樵周写下了那臭名昭着的《仇国伦》,还把西蜀比作是因余国,曹魏则是比作肇建国。

这就把西蜀政权的合法性,给剥夺了。

巴蜀老百姓劳民伤财,到底是为谁而战?

之后西蜀政权就再也没有斗志和曹魏对抗了,邓艾大军一到,就望风而降。

朱标的《告明升书》也起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明朝大军还没有到,兴元守将刘恩忠就联络了明军西安守将,南雄侯赵庸,商讨投降事宜。

赵庸是今安徽合肥人,和大哥赵仲中一起投奔朱元璋。

兄弟二人屡有功勋,初时为应天门户,安庆守将。

后来,安庆被陈友谅手下大将赵普胜攻克,赵仲中弃城逃跑,论罪当诛。

常遇春替他求情,朱元璋不同意,认为:“赵仲中弃城逃跑,不用军法,以后会有人效仿。”

于是斩了赵仲中,让赵庸接替他的职位。

之后老朱家的事业进入上升期,朱标用计除掉赵普胜之后,赵庸跟随徐达、常遇春收复安庆。

也许是因为大哥的死对他造成极大的刺激,赵庸是越战越勇。

康郎山之战,和廖永忠、俞通海,乘坐六艘小船就深入敌军,打破陈友谅。

平武昌,庐州,驰援安丰,克苏州,都有大功,晋封中书左丞。

洪武元年,朱标晋封太子,赵庸为太子副詹士,理论上成了太子的属官,只是赵庸在北线作战,没有到太子府上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2.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3.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4.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5.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6.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7.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8.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9.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0.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2.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3.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4.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5.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6.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8.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9.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0.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1.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2.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3.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4.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