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李杨党争

在至正初年,天下大乱之前,元朝还有8500万人口。

经过战争洗礼,到洪武四年的时候,全国的人口才一百六十一万户,总人口是八百多万,只剩下不到大元的十分之一。

这其中固然是有多方面的,比如天府之国四川还被明升政权占据,辽东被北元开元王那哈出占领,云贵也在大元梁王手里。

北方大部分地区刚刚收复,百姓为了躲避战乱,流离失所,淮西军大量藏匿人口等原因。所以还在没有有效的统计。

可是由战乱造成的人口锐减,却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在沈儿峪大捷之后,当务之急就是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老朱为了训练儿子的执政能力,就让所有的奏章,先交给儿子批阅,再转呈给他。

省的儿子不务正业,又是办报纸,又是操练童子军的。

你不是精力旺盛吗?

那就帮你老子处理朝政!

好在朱标在穿越之前,看过不少的网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朱标自然知道些处理朝政的方法,所以这些事情处理起来是得心应手。

要发展经济,首先是要增加人口,鼓励复垦。

南方平定的时间早,平定之后,就没有大的战乱,人口减损比较少。

北方不一样,靠近蒙古的统治中心,保守势力强大。

在明初统一战争中,南方的战事明显比北方弱的多,元人北逃之后,还想要卷土重来,所以北方人口减少的情况比南方严重的多。

战事频繁,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很多都沦为流民。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要让流民回归家园,开垦土地。

明朝时期,没有化肥,水利也不发达,生产力低下,一年也收不了多少。

要让流民回去开荒,就要给他们实惠:谁开垦荒地种了三年,这块土地就是谁的!

其次开荒的土地三年免税。

最后就是把玉米和南瓜这种高产作物向北推广。

北方由于人口稀少,玉米和南瓜就属于粗犷型作物,在夏季种植,雨热同期,最适合北方缺少劳动力的地区种植了。

另一方面,朱标也利用职权,把《应天时报》向周边省份推广,用以宣传老朱家恢复生产的政策。

老朱看了好大儿的举政方案,十分欣慰,连连赞叹道:“我儿有人君之像,却不够刚猛!”

对于儿子的理政方案,一字未改,而是加了些严苛的律法。

儿子是好儿子,不能让手下的歹人,坏了儿子一片勤政爱民的心。

总之,能留下好名声的事情都是咱标儿的,坏事都是别人的。

原本老朱就是让杨宪主持中书省事务,现在李善长又称病不朝,所以大小事务都是杨宪一手操办。

依靠无孔不入的特务组织,淮西勋贵有一点不法,就会传到朱元璋和朱标耳朵,不要朱标动手,老朱就对老兄弟进行一番敲打。

大明的国力是蒸蒸日上,这也是杨宪最高光的时刻。

随着国力的增强,杨宪也越发目中无人,骄横无礼。

这一切都是靠他利用手中的特务组织压榨淮西勋贵的基础上的。

李善长看在眼里,只做不知!

用他的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因为他那些勋贵不知道少圈了多少地,少抢了多少姑娘和佃农,无不对杨宪恨之入骨。

蛰伏了三年之后,杨宪也得罪了太多的大臣,可以说是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

老李终于是出手了,杨宪圣恩正龙,他没有主动招惹杨宪,而是攻击杨宪的弟弟杨希胜。

杨希胜是个大才子,写的一手好文章,只是为人放荡不羁,没事喜欢去一些风流场所,附庸风雅。

这本来是文人的通病,可是朱元璋最忌讳这个。

他倒好仗着哥哥的权势,不仅去风流快活,还娶了一个官妓为妾。

这官妓可不是一般的妓女,是犯了事官员的家属,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更难得的是,她们原本出身高贵。即使妓院买了来从小培养的姑娘,也没有那种书香门第的气质。

所以官妓十分抢手,是官府的摇钱树,所以历朝历代对官妓的管理都极为严格。

杨希胜嫖也就嫖了,居然还把摇钱树给挖走了,这可是犯了大忌讳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
  2.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末当藩王
  3. [历史军事]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4. [历史军事] 我辅佐刘备横扫三国,震惊曹操
  5. [历史军事] 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
  6. [历史军事]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7. [历史军事] 【穿越】我爹是异性王
  8. [历史军事] 我在亮剑杀敌爆装备
  9. [历史军事] 1850再造中华
  10. [历史军事] 帝国大反贼
  11. [历史军事] 大秦:捡到少年的秦始皇陛下
  12. [历史军事] 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13. [历史军事]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
  14. [历史军事] 带着AI去穿越
  15. [历史军事]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16. [历史军事]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17. [历史军事] 肤施梦记
  18. [历史军事] 易学大师风云录
  19. [历史军事]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20. [历史军事] 亮剑:让你驱逐倭寇,你马踏樱花?
  21. [历史军事] 启禀陛下,驸马爷又要作死
  22. [历史军事] 大乾:帝国独裁者
  23. [历史军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24.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