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 第123章 羽林勇士(3)

第123章 羽林勇士(3)

这是打大汉皇帝的脸,长此以往,大汉皇帝威严何在?

刘彘就找到老太后,请求发兵教训下这个不听话的小国。

和刘彘信奉积极入仕的儒家学说不同,老太后信奉黄老,讲究无为而治,说什么要不战而屈人兵。

先前的调节,已经被打脸了,现在再去玩什么不战屈人兵的把戏,那大汉朝皇帝还有何面目君临天下?

汉武帝想出兵,调动军队的虎符却在窦太后手上。

无奈之下,汉武帝只好让卫青,带着圣旨和羽林军去会稽调兵。

到了会稽,郡守热情的接待了卫青,可是没有虎符却决绝出兵,就连拿出皇帝的授予的节杖都没有人听。

无奈之下,卫青一挥手,羽林勇士倾巢而出,斩了太守和郡司马,夺其兵权。

带着这支队伍,卫青亲征闽越,生擒不服教化的闽越王。

这是卫青第一次领兵作战,也是羽林军第一次牛刀小试。

帮助皇帝夺取了军权,实现了刘彘对匈奴用兵的第一步。

此战,为年轻的汉武帝,带来了极大的威望,也逐渐掌握了军权。

卫青去了北方战场,直接对匈奴作战。羽林也跟着大将军去了北方,在草原上立下了赫赫战功。

自宋朝以来,汉人被欺压惯了,所以《羽林勇士》这种让人看了就热血沸腾的故事,一经上市,就被人疯传。

一时间洛阳纸贵,一书难求。

《羽林勇士》在大明朝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就引起了老朱的注意,就让内监买了一本来看。

不看不要紧,看了之后,也被里面的的故事所吸引了,更被里面的强大的战斗力震惊不已。

老朱都里面的很多东西,比如:苗寨被围是小庄他们使用的什么六零炮击炮,还有爆破手那夸张的火力,不敢苟同。

咱标儿也太有想象力了,这些东西都是咋想出来到?

(和《黑猫捕头》一样,《羽林勇士》是后世狼牙的故事搬运到大汉朝,里面有很多黒柯计,就相当于我们后世看的科幻故事一样,也难怪老朱不敢苟同)

虽然老朱不完全认可《羽林勇士》,里面依然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东西,比如狗头老高那句“血债血还”,还有战士们训练的时候喊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总之,这本书毛病不少,却可以拿来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因为知道这是好大儿的作品,所以老朱那是异常的喜爱,对别人就没有那么好心了,比如施耐庵。

在朱标的影响下,人们看到了文艺市场的价值,纷纷加入出书的行列,一时间有文艺复兴的态势。

看到如此兴盛的市场,一些文人像是施耐庵、罗贯中等人,也跟着出书。

施耐庵和罗贯中等人曾经做过张士诚的旧部,张士诚重用文人,礼贤下士,是元朝建立以来文人过的最为舒适的时光。

同时,又经历过那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对那段历史有深刻的认识。

为了追忆以往的旧时光,也为了缅怀旧主,两人联手推出一个史诗级巨着《水浒传》。

二人深受张士诚大恩,自然是对张士诚一通粉饰,对老朱则是含沙射影的暗讽。

看了这本书,朱元璋感觉怎么怎么着都是在嘲讽他,却又说不出毛病,几次想要动手抓人,却被朱标给拦住了,说是不能阻碍民众的思想。

和老朱一样,很多小伙伴都是《羽林勇士》的书迷。

比如齐国公家常遇春家的常茂、常升兄弟,魏国公徐达家的徐允恭,宋国公家的冯金等等。

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也玩起了里面的游戏,甚至想跟着朱标一起来参加羽林的训练。

选拔特种兵,不是小孩子往过家家酒,这是要有严格的考核标准的。

而眼前这些人,却都还是些孩子。

朱标看着这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又不忍心责备他们,就开了一张空头支票:书上说了,参加羽林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经过十八般考验,要过这一关,就要从现在做起刻苦的训练。

“怎么训练?”

“当然是要锻炼身体了!”

“好,从明天开始,我就按照书中说的,负重练习!”

“现在你们都还小,不能负重练习。”

“那怎么锻炼?”

“你们从明天开始,你们都到我这里来,我带着你们练。”

“好好!”

于是乎,那些平日里只知道遛狗走马的高干子弟,为了心中的理想--成为像小庄一样的兵王,他们砸碎了手里的蛐蛐瓶子,踩烂了蝈蝈笼子,跟着朱标训练起来。

从此之后,在太子春和宫外面的空地就成了演武场。

少年强则中国强,看着孩子们热情高涨,朱标还真就带着他们认真训练起来。

为了训练孩子们吃苦耐劳和服从的精神,每天早上六点钟就要起床。

洗漱完毕,六点二十就带着孩子们晨练两个小时,如果是晴天,就跑步,围着操场跑十圈。如果是雨天,做俯卧撑。

跑完步,就是做一些简单的体能训练。 先是从简单的站军姿,走正步开始。

八点半,统一吃早饭。

对于资深的吃货,朱标对明史不甚了解,对饮食却很有研究。

朱标知道如何合理的搭配膳食,让孩子们长肉,除了鸡胸肉,牛肉这些高蛋白的食物,每天早上,还要准备杯牛奶。

除此之外,为了营养均衡,朱标还给她们搭配了素菜和水果。

只是这些食物,都是用清水煮的,酱油都没有放,甚至蔬菜都是清水煮的。

这些公侯子弟,怎么能吃的下?

朱标看着小朋友们都不吃,就说道:“吃啊,怎么不吃?”

“太子殿下,这怎么吃啊!”

“就这样吃!”

说着,朱标还做起了示范,把一块水煮牛肉丢进嘴里。

看着朱标毫无违和感的拿起了手里的水煮牛肉,大快朵颐,其他人也跟着吃了起来。

老实说,味道真不咋地。

可这是太子殿下准备的膳食,太子殿下还和她们一起吃,勋贵子弟们不吃还不行。

到底是一些孩子,还在长身体的时候。

她们还都是公侯子弟,只要老朱不大开杀戒,她们大概率是要成为大明未来的脊梁。

所以朱标没有一味的让她们进行军事训练,让她们只成为军事型人才,还给她们安排了文化课。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2.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3.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4.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5.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6.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7.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8.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9.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0.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2.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3.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4.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5.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6.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8.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9.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0.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1.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2.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3.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4.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