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 第121章 羽林勇士(1)

第121章 羽林勇士(1)

老二的事情只是个借口,老朱是不想让自己牵扯到杨宪和李善长的斗争啊。

朝堂,永无止境的斗争。

无论是杨宪,还是李善长,以及后来的胡惟庸,都是当世绝顶聪明的人。

他们都知道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的道理。

无论是淮西,还是浙东,两派谁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势力无限扩大,都会被老朱猜忌。

莫说是朱元璋这种雄主,就是汉献帝、徐寿辉这种窝囊废,只要有机会就不会放弃挣扎,放弃夺权。

一旦淮西威胁到皇权,就会遭到老朱的血腥镇压,他们依然为了权力争的是你死我活。

这就像是两个人打架,虽然事后都觉得是小事,身在其中却不得不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旦陷进去,就很难再拔出来。

无论是狼吃了狈,还是狈吃了狼,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老朱说的对,家和万事兴,作为大哥,还是管好这些弟弟吧!

几个弟弟中,最不让人省心的就是二弟朱樉了。

前些日子又因为拿弹弓射宫女、太监,把一个太监的眼睛都射瞎了。被老朱一顿毒打,真是不让人省心。

老二朱樉少年聪慧,严毅英武,长大后却多做恶事。

为何前后差距如此之大?

朱樉的人生轨迹遇到了挫折?

人们都说,老二的颓废是从娶王保保的妹妹观音奴开始的。

这是政治婚姻,又是仇敌的女人,朱樉不喜欢她,偏宠侧妃邓氏。

一个女人最重要的时候是,穿上凤冠霞帔,风光大嫁的时候。可是,邓氏出嫁的时候,却是不传制、不迎亲,不发册,与纳妾无异。

邓氏是卫国公邓愈的嫡长女,身份显赫,却只能是屈居侧室,别提心里有多郁闷了。偏偏邓氏也不是大度之人,她把自己遭受不公待遇归罪于观音奴。

正好朱樉也不喜欢她,两人联手迫害观音奴,把她给关起来,不给吃喝。

为了讨邓氏欢心,老二甚至是伪造了龙袍、凤袍。

老朱最为重视嫡庶之分,知道后是暴怒,把邓氏赐死。

那时候马秀英死了,父亲不疼,最后的避风的港湾邓氏也没了,朱樉也就彻底的沦陷了。

一切的根源,都是老朱让二弟娶了观音奴。那么这一世,一定不要让老二娶了这个女人。

老二悲剧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老朱的偏心。作为次子,朱樉只比朱标小了一岁,是除了朱标之外,最有可能接近那个位置的皇子。

正是因为这,才让朱樉很尴尬:表现太好的话,就有夺嫡之嫌;表现不好,就不能给弟妹做表率。

所以,朱樉多少有些进退失据,无所适从。

再次,一般人都是喜欢长子和幼子,对中间的孩子,缺少关爱。

老朱孩子那么多,和马秀英的孩子就有五个,又忙于国事,自然是对朱樉缺少应有的关心。

最后,朱樉和朱标同为马秀英的儿子,可是就因为早生了一年,所以朱标做太子,将来做皇帝。

朱樉晚生了一年,却只能做藩王,他内心多多少少有些不平衡。

所以在挨了朱元璋一顿训斥之后,就开始颓废了。

爹不疼,妈不爱,照顾这个弟弟的责任就落到了朱标这个奶爸的身上。

该怎么样让他打起精神来呢?

本来朱标和朱樉兄弟情深,朱标的话,朱樉能听的进去。

谁也不傻,朱樉看的出来,老朱心眼子长歪了。

尤其是,老朱训斥朱樉的时候,都是唾沫横飞的骂道:“你看看你大哥···”

朱樉现在是十一二岁,正是叛逆的时期,老朱越是让他看看大哥,他越是对大哥心生厌恶。

所以,朱标来找二弟的时候,他不是爱搭不理,就是阳奉阴违。

朱标看着日益疏远的兄弟,真是忧心忡忡。

无论朱标怎么做,朱樉就是不给他解释的机会。

···

对于这个叛逆青年,朱标当然知道怎么做,说到底老二颓废是因为他已经是没有人生的目标了。

说是诸王之首,封地却是已经退出政治中心的西安。位置偏远不说,还远离北元。

每次出击北元,先是徐达、李文忠这些一代功臣,后是沐英、蓝玉这些二代功臣。最后是自己两个弟弟,朱棡和朱棣。

他这个哥哥,却只能作壁上观,看着两个弟弟建功立业。

叫谁,谁能不憋屈?

为了拯救这个颓废的青年,让他重新燃烧她的热血,也为了改变自从宋朝以来重文轻武的局面,在《应天时报》上,朱标又推出了一本叫《羽林勇士》的连载书。

《羽林勇士》故事背景是,年轻气盛的刘彘即位后,不满长期的对匈奴和亲政策,意图发起对匈奴的反击。

小刘彘羽翼未丰,就改弦更张,引起了以窦太后为首保守派的反对。

壮志难酬的刘彘,只能跑到上林苑带着一群侍卫去打猎。说是在皇家林园狩猎,实际上,这里却是一所军事学校。每一个进入羽林的侍卫,都要接受严格的考验,和魔鬼的训练,以备将来对匈奴作战。

《羽林勇士》其实就是朱标把狼牙的故事,搬到了汉朝,是汉朝版的特种兵。

第一本的主人公小庄原本是一个读书人,因为被女朋友说是软,毅然投笔从戎,加入上林苑军事学校。

在这里,他接受魔鬼训练,成为了大将军卫青手下的钢铁战士,和老炮、秃鹰等人组成一支作战小队。

这是大将军卫青手下直属的一支作战部队,每每在作战不利的情况下,大将军就让羽林上。

由于训练有素,精诚团结,所以小分队在对匈奴的作战中是屡建奇功。

小分队第一次作战任务,就是执行对闽越国作战。

闽越和东瓯都是大汉的属国,闽越却依仗实力强大,入侵东瓯。东瓯国小民弱,不能抵挡,就请求大汉皇帝调解,汉武帝刘彘就派使臣申斥闽越国的无耻行为。

没有武力做后盾的外交都是无力的,闽越国表面上接受了大汉皇帝的调停,私下里依然向东瓯增兵,要占领东瓯,造成继承事实。

这是打大汉皇帝的脸,长此以往,大汉皇帝威严何在?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2.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3.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4.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5.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6.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7.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8.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9.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0.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1.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2.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3.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4.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5.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6.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7.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8.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9.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0.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1.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2.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3.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4.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