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新年

“叫公主,父皇说了,我们大明承接大元的正朔,就要接管大元的领土。善待元人,能让我们减少阻力。”

“是,公主不吃饭,所以奴婢才···”

“咱明白你的意思,可是父皇说过对待元人要宽容,以后不准打人了!”

“是!”

“下去吧!”

申斥完母夜叉一样的管营,朱标蹲下来,柔声问道:“听说你不吃饭?”

观音奴想说话,却已经说不出来。她意识模糊,只觉得这人宛如天神。

小天神接着说道:“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活下去才有希望,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观音奴懵懵懂懂的点点头。

朱标说着,就取出一个方形的东西,还带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这是一块金丝猴奶糖,朱标原本有五块,一块给了大妹,两块给了花云家的孩子,一块和常小娥一起吃了。

最后一块,朱标本想留给玉儿姐的,玉儿姐却不要。

看到小公主奄奄一息的样子,就忍不住把糖拿出来给她,让她知道生活是甜的。

这样,或许她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张嘴!”

小哥哥的话,很是温柔,却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观音奴不由自主的就张开嘴,朱标就把金丝猴放到观音奴嘴里。

只觉得好甜,还有一股浓郁的奶香,就像家乡的味道。

小哥哥注视了观音奴一会才说道:“一定要吃饭!”

就像是黑夜中的人看到光明一样,观音奴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嗯!”观音奴懵懵懂懂的点点头。

“好好活下去。”

“嗯。”

安顿好了观音奴,朱标带着两个小姐姐,离开营房,管营一直战战兢兢的送到外面。

本以为朱标会为了小贱人好好训斥自己一番,没想到朱标却说道:“你做的很对,以后对这些人就是要严加管理。”

管营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很快,她就明白朱标的意思,朱标是要让她扮黑脸,自己扮红脸,好好调教这匹草原上的小野马啊。

她连忙跪在地上表忠心:“奴婢明白了!”

“嗯,很好,赏她十两银子。”

····

洪武二年,大年初一。

老朱是个厚道人,这是大明开国以后第一个新年,他特别重视。

除了赏赐了大量的财物给功臣之外,还在宫中举行了重大的宴会,好好招待这些为老朱家出大力,流血汗的元老重臣。

我国是个礼仪之邦,古往今来,酒桌文化在我国有着重大的影响。如何给大臣们安排席位都是有很大的讲究。

朱标作为太子,国之储君,是老朱着力培养的接班人。老朱不放过任何一个提高他权威的机会,才十二岁就被封为这次宴会的司宴官。

上到皇帝朱元璋,下到文武百官,都归朱标管。

朱标也不负厚望,把宴会办的井井有条。

在奉天殿上张灯结彩,老朱高高在上端坐龙椅,朱标侍立一旁。

殿下面,群臣按照爵位和官职分两列而坐。

在平定张士诚的时候,朱元璋一口气封了三个国公,徐达为信国公,李善长为鄂国公,常遇春为鄂国公。他们三人和刘伯温,是大明开国最大的功勋,分封是对他们的褒奖。

文官以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御史中丞刘基为首,往下依次是汪广洋,陈宁等中书省官员在左侧,小字辈胡惟庸在后面。

武官就是以信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为首,下面依次是大都督朱文正、左副都督李文忠等人排在后面。

虽然是臣子,这里大多数是朱元璋的兄弟,朱标的叔叔伯伯辈,和老朱一块打江山。

以往逢年过节都是老朱亲自给兄弟们敬酒,一方面表彰功臣,另一方面增进感情。

现在老朱做了皇帝,是天子,自然不能轻易下来,为兄弟们敬酒。

身为太子,就替老爹代劳。这既是对臣子的褒奖,也是拉拢臣子的手段。

朱标先是带着群臣给朱元璋敬酒,大臣们的溢美之词把整个奉天殿都给装满了。

老朱笑的和一朵花一样,美美的喝了。

敬酒的顺序却很是为难,大明朝建立有四个最大的功臣:刘伯温,李善长、徐达和常遇春。

常遇春虽然是朱标未来的老岳父,却还没有大婚,甚至连聘礼都没有下。

一直以来,常遇春都是作为徐达副手作战,所以排在后面固然是无可厚非。

刘伯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大明朝的张良,人也和张良一样,淡泊名利。

封官封爵,都排在后面, 敬酒的时候,自然也排在后面。

关键是徐达和李善长,一个文臣之首,一个武将之首。第一个敬酒的当然会是受宠若惊,第二个多多少少会有些不舒服。

众人也都是翘首期盼,想知道朱标这第一杯酒,会给谁。

朱标高举酒杯,问群臣道:“诸位臣公,你们说第一碗酒应该给谁啊!”

诸将也没有想到,朱标会把这球踢给他们。淮西文武有的说是徐达,有的说是李善长。

叫嚷最凶的是常遇春,他和徐达在一起打了一辈子仗,自然是要挺自己的好哥们。

李善长也是淮西人,平时对诸将广施恩惠,也有一帮拥趸。

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朱标示意,让大家安静下来:“叫我说,这第一杯酒,应该给李相国。”

李善长的拥趸自然很是高兴,徐达的粉丝却失落的问:“为什么呢!”

朱标不想和诸将说什么功狗和功臣的理论,以免以后大家都不想打仗了,让大明失去血性,就说道:“我们大明能开国,除了父皇英明神武,还要靠诸位臣公的鼎力支持。我们君臣一体,李相国年事最高,这第一杯酒自然是要敬李相国!”

“说的好啊,我们淮西文武本是一家,何必分彼此?”

朱标虽然才十二岁,令人吃惊的是,特别能喝。他给在坐的所有人都敬了酒,三十多杯,少说也有两斤。小家伙居然没有醉意,这更加让群臣感到新奇。

新年新气象,宴会上文武百官不停的给老朱敬酒。老朱志得意满,不觉中就喝的酩酊大醉。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2.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3.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4.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5.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6.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7.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8.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9.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0.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2.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3.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4.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5.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6.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8.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9.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0.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1.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2.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3.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4.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