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 第111章 这还是咱的应天城吗?

第111章 这还是咱的应天城吗?

这既是对自己的自信,也是对对手的讽刺。

草莽出身的老朱,从来都是风趣幽默。

谁都知道,顺帝是谥号,只有人死了才会有。

元顺帝活的好好地,老朱就给他送上谥号,就是在说他人还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有了这个不朽的攻击,老朱足以比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任何一个贤王,成为千古一帝。

虽然孛儿只斤·妥欢帖木儿到了上都,依然打着大元的旗号,但是徐达、常遇春大军进入大都的时候,也宣告元朝正式灭亡。

朱元璋、徐达、常遇春在前面推翻一个旧世界,太子朱标也在后方改造一个新的世界。

作为监国,朱标自然是不愿做橡皮图章,他可是要实权的。

他调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终于是炼制出了水泥。

旧城的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朱标也拿不出来,水泥研制出来之后,朱标并没有大刀阔斧的进行旧城改造,而只是用来修河堤以及修路。

朱标利用手中的权力,把应天的主干道,统统重修了一番。

这可不是简单的在路上铺些石子和水泥做成的混凝土了事,而是进行了大修。在道路底下还铺设了专门的排水管道。

除此之外,朱标还有四年就要大婚了,朱标也打算自己盖一个漂亮的房子。

原本是盖一间小洋楼的,可历朝历代的皇宫都是一层,皇后坚决不同意,只好作罢。

收复了大都,老朱也心满意足的回了应天。

虽然这次北伐,老朱没有上战场,还坐镇大后方。可是,先山东后河南,扫除羽翼的战略是老朱一手制定的,徐达、常遇春、朱文正只是战略执行人,老朱又是大明的天子,所以这北伐的功劳,有一半要记在老朱头上。

老朱回应天的时候,太子朱标提前一天,斋戒沐浴,祷告太庙,然后带着文武百官,亲自道金川门迎接。

“儿臣恭贺父皇驱除暴元,收复燕云,此乃千古大功,堪比秦皇汉武。”

被朱标这么一夸,朱元璋反而是不好意思了。

“那里,那里,些许功劳怎么就能比秦皇汉武了?”

从古至今,关键场合发言顺序,表明这个人的政治地位。朱标现在才十二岁,这套说辞,本应是李善长来说的。

如今,被朱标这黄口小儿抢了去,这分明就是在向天下臣民表明,他朱标才是这个国家的二号人物,李善长要往后靠靠。

被朱标抢了风头,老李头自然是有些窝火。可是想想这天下都是人家的,老李也就释怀了。

好在现在他还能抢到三把手的位置,他跟着说道:“太子所言非虚,自从石敬瑭割让给契丹,就等于是把我们汉人的脊梁骨给了胡人,从此之后,几百年的时间,只能是任人宰割。如今陛下一举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功绩就是秦皇汉武也比不上啊!”

李善长拍完马屁,汪广洋才拍:“陛下的功绩与非如此!”

“哦,你说说看!”

“从古至今,都是从南到北,席卷天下。只有陛下是从南打到北,这是翻遍二十三史,也见不到的奇观。”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哈哈哈,你们这些酸腐的文人啊!再拍咱的马屁,就把咱拍到天上去了。”

“臣等说的都是心里话。”

古时候皇帝出行,老百姓都要跸道,不是躲避,而是跪在路边。

看到老百姓还在跪着,也不忍心扰民,就结束了这段马屁:“好好,咱们进城吧!”

这次北伐,李善长再后面调度粮草,其实功劳比徐达还大。因为不能量化,也不够直观,所以只能在背后默默无闻,看着别人建功立业。

好不容易有露脸的时候了,又被朱标这小混蛋抢了风头。为了显示恩宠,老朱就拉着老李头一起乘坐自己的玉骆。

(玉骆是两头大象拉的大车,因为车太大,只有在重大仪式上才用。)

只半年的功夫,应天已经大变样了,甚至老朱都不认识了。

那应天的主干道,还是原来的道路吗?

那马路笔直不说,平整的就像是一面镜子,这也太神奇了。

“这还是咱的应天城吗?”

朱标说道:“这可不就是咱们家的应天吗?”

“咋就变了个样子呢?”

李善长笑着说道:“这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劳。”

“标儿的功劳?”

“是,陛下巡视汴梁这段日子,太子殿下造出了水泥,用石灰和粘土烧成。可以用来盖房子,修路,性能比石灰强多了。”

“是吗?那如果来修城墙岂不是更好?”

老朱是基建狂魔,又机会就要修城墙。

“额,好是好,就是成本太贵了。”

“贵?能有咱应天城还贵?”

应天城墙是我国最好的城墙,城墙的砖由几十个窑厂烧制,然后用糯米粉加砒霜磊成。为了追责,每块砖上还由烧制者的名字和籍贯。

可以说是花了血本了,当时修城墙的时候,还从民间资本沈万山手里拆借了不少。

如果仅仅用泥土和沙子就能造成石灰,那就能生下一笔开销。

李善长居然说贵,老东西看不起谁呢?

老李头告诉老朱这水泥是白粘土和石头碾碎,掺上沙子,放在窑里烧制,然后再碾成粉。最后一到工序要极为小心,这其中不能由一滴汗水洒在上面的时候。

这水泥虽然是用泥土制成,几十个工序下来,一点都不便宜,反而很贵。

花那么多成本,如果是用来修城墙,多少钱都值。朱标这小王八蛋,居然用来修路,老朱气的都要骂娘了。

“朱标这小子真是崽卖爷田,不知道心疼啊。李善长你个老小子,就任由朱标这小王八蛋胡来?”

“怎么了陛下?”

“你还舔着老脸问,这么了?这都是民脂民膏啊!把这水泥用来修路,多奢侈啊!”

“陛下休怒,这些都是太子殿下用自己的私房钱做的。而且,太子殿下说了,用这水泥修的路,十年不用重修,下雨天不用踩泥,还可以提高我大明对外的形象。”

“那也不能花那么多钱啊!”

“是,臣也劝诫过太子。”

“行了,别说好听的了。说这个逆子还做了什么?”

“别的到没什么,太子殿下让龙江船厂的人造船,还要工匠们炼铁。”

如今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归顺大明,只有两广和云贵川五省。

朱标这也算是未雨绸缪,老朱才点点头说:“嗯,这还差不多。”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2.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3.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4.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5.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6.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7.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8.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9.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0.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2.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3.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4.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5.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6.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8.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9.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0.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1.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2.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3.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4.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