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只是什么?

同为吴王,老朱的日子就清苦多了。

不仅马秀英没有跟上来,就是这些天形影不离的孙乐阳和孙鲁育姐妹也没有跟来,甚至是身边连一个伺候的女性也没有。

身为吴王,朱元璋甚至要穿着铠甲,用干瘪粗糙的手,扶着栏杆,指挥战斗。

他不能不拼啊,为了尽快收服江北,朱元璋把大部分军队都调给了徐达、常遇春,自己前来和张士诚会战的军马,只有东吴军的一半。

军队人数上落于下风,只好比战斗意志了。

“赶紧补位啊!”老朱站住凭栏前,大喊着:“怎么回事,跟上!”

双方从天明打到日落,战斗一直未停。老朱也是个狠人,士兵们都是轮番上阵,还有空吃点东西。可是老朱却一直站在船头,滴水都没有打牙。

在老朱的感召下,西吴军都以一当十,锐不可当。

张士诚虽然人多势众,依然没有办法突破老朱的防线。

相反到了到了最后,东吴军还有崩盘的迹象,张士诚本人也有被包围的风险。

可是在黄昏时分,张士诚居然拿出了他的杀手锏--他的亲军十条龙出现在战场上。

十条龙可不是一般的军队,他就相当于朱元璋的亲直十二卫,是张士诚精心挑选出来的精壮小伙,是张士诚的护卫亲军。

更要命的是,他们还是生力军,在朱元璋和张士诚拼命的时候,他们一直都在养精蓄锐。

这时候把她们放出来,一顿横冲直闯,朱家军如何能抵挡的住?

一直过着奢靡生活的张士诚,这回也来了精神,站在船头,拼命的摇旗呐喊。

十条龙像打了鸡血一样,高喊着口号,向朱元璋的船猛冲过来。

看着一个个生龙活虎东吴军,朱元璋也不免后背发凉:操,这张士诚也不是酒囊饭袋,还知道以逸待劳。

这十条龙虽然精锐,可绝不是朱元璋左右虎贲军的对手。只是虎贲军被徐达、常遇春带走攻打淮北了。

这些年欺负张士诚欺负惯了,以为他很好对付的。

朱元璋现在有些后悔了,真不该一口吃个大胖子,把精锐都调给徐达和常遇春,以至于自己手里无人可用。

就在这时候,老朱耳边,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冲啊,不许后退!”

老朱回头一看,心差一点没有突突出来:宝贝儿子朱标怎么来了?

打了一天,刀光剑影在身边闪过,朱元璋都没有一丝的害怕,看见朱标他是又急又恼:“你怎么来了?”

朱标也不回复,拿着一张神臂弓,拉开弓对着对面张士诚就射。

“傻儿子,太远了,你射不了那么远的!”

这时候,两船相隔两百米,普通的军士根本就不能射那么远。

可是朱标不是普通人,他有号称是射击冠军李广的飞将神射技能,又有项霸之体,李元霸的力气。

射三百米都绰绰有余,何况是二百米?

张士诚正指挥将士向朱元璋发起冲锋,突然一个冷箭射过来。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对面会有人射自己,更没有想到能射中自己。

“啊!”张士诚惨叫一声,应声倒地,指挥的小旗也丢到一边。

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素缟,这一箭射过来,只是射中了张士诚的胳膊。而且入骨也不深,对他也没有多大伤害,一咬牙就能坚持下来。

张士诚的两个小妾却吓得不轻,非要生拉硬拽把张士诚给拉了回去。

这一幕被双方的士兵看在眼里,以为张士诚死了。朱元璋的士兵都想去抢张士诚的人头,张士诚的士兵则是失去了主心骨。

老朱没有想到朱标这一箭居然这么厉害,一箭射中了张士诚这老贼。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朱元璋也顾不上心疼儿子了,亲自擂鼓助威,西吴军就像狼群一样冲向东吴军。

东吴将军再也支撑不住,就只能后退。按照原定计划,张士诚是率军救援江北,可是却被老朱阻击,最后大败而逃。

张士诚逃跑了,朱元璋才抓过朱标问道:“儿子,你怎么来了?”

“我来找张士诚这厮报仇!”

“报仇?报什么仇!”

“我和张士诚有仇,我当然要报仇了!”

看着朱标一股子狠劲,朱元璋拍了的肩膀说道:“好儿子!”

东南两大枭雄,朱元璋和张士诚的较量以朱元璋的胜利告终。

朱元璋的军队大多数都被徐达、常遇春带走攻打苏北去了,手上也没有多少人。看到张士诚逃走了,他也没有追击,而是退回了应天。

张士诚的逃跑,意味着在区域内实行一字长蛇阵破产,也意味着地域广阔的江北再没有了援军。

在江北的东吴军,只能单独面对徐达常遇春两个魔王。就是一对一决斗,他们都不是对手,更何况徐达常遇春有几倍于他们的力量?

大军所到之处,无不望风而降,张士诚在江北的土地,尽数归了朱元璋。

虽然还占据苏南、杭州、湖州等膏腴之地,但是战略纵深太小,失败已经是难免的事情了。

消息传到应天,老朱正枕在孙乐阳腿上,吃孙鲁育喂的葡萄,还是张士诚美妾喂张士诚的方法。

老朱以前是老实人,吃东西就正经八百的吃,不玩这些花花肠子。

镇江一战,他被张士诚这种高贵的吃法给震惊了。

回来之后,也如法炮制,马上就迷恋上这种小资情调,而且还乐此不疲,一连几天都这样。

孙鲁育颇识点墨,前方传来捷报,老朱忙的不可开交,就让鲁育读。

“臣征东大将军徐达谨奏吴王殿下,九月初一下攻克淮安,和副将军常遇春分兵,。臣初九克宿迁,十九日下徐州,二十六日克济宁。常将军十日下盐城,十八平海城,二十五日克琅琊。士诚江北地,尽归西吴王矣。”

朱元璋听了,拍着孙乐阳的大腿说:“好好好,天德和伯仁都是好样的,没有让咱失望!”

鲁育姐妹也会来事,当即就给朱元璋跪下了:“恭喜吴王,贺喜吴王!”

“哈哈哈,同喜同喜!”

“吴王大败张九四,真是可喜可贺,普天同庆!只是···”孙鲁育欲言又止,故意挑起老朱的兴趣。

老朱果然问道:“只是什么?”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2.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3.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4.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5.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6.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7.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8.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9.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0.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2.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3.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4.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5.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6.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8.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9.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0.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1.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2.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3.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4.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