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反制

以往,老朱只有一个老婆吃饭的时候,都是在马秀英的院子里,和孩子们一起吃。

老朱把孙家姐妹给娶到家,吃饭的时候就一直都是在姐妹两个院子里。

朱标把孙鲁育院子里的树给砍了之后,老朱在外面偷吃的事情,也暴露了,他索性也不掖着藏着,大大方方的让两个女人给马秀英敬了茶,算是正式收了这两个妾室。

事情败露之后,朱元璋再也不能借口公务繁忙在孙家吃饭了,所以就又回到马秀英的房里吃饭。

老朱不在,孙家姐妹那是吃麻麻也不香了。马秀英却吃的很开心,和平时一样都是一荤一素两个菜,吃饭却比以往多一碗。

女人说的再好,什么身为正妻要大度了,三从四德了,善解人意了。这些都是骗人的鬼话,女人终究还是离不开男人。

吃完,老朱把碗一抹:“今天这饭吃的真香!”

马秀英不动声色的收拾碗筷:“香什么呀?这和鲁育妹妹那里不都是一样的饭菜吗?”

“一样的饭菜,咱在你这里吃的就是舒心!”

一旁的朱标都看不下去了,“爹,你这就违心了,你在姨娘那里吃的不顺心,还在他们那里那么长时间。”

谎话被揭穿了,朱元璋也不生气:“嘿,这孩子,还知道替你娘打抱不平了?”

“人家说的本来就是实话。”

朱标这是替老娘说话,马秀英却不领情,因为她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古时候没有电灯,也没有娱乐节目,所以吃完晚饭就要睡觉了。睡觉是次要的,漫漫长夜也睡不着,交流感情才是主要的。

马秀英叫来老二、老三的保姆和奶妈,把老二、老三给带下去。

同时暗示朱标该回去了,爹和娘也累了一天,该睡了。

朱标何尝不知道马秀英和朱元璋的心思?他们迫不及待的把他们几个支出去,那是要进行他们神圣的事业。

朱标却赖着不走,不给他们留下单独的空间。

这些日子,朱元璋一直都在孙鲁育姐妹房里,好不容易来自己这里。朱标这小混蛋,却赖着不走,马秀英别提有多窝火了。

“老大,时候不早了,你也该回房间睡啦!”

朱标却撅着小嘴说道:“我不要回房间,我要和娘一起睡!”

马秀英直接就破防了,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朱标的鼻子骂道:“你小子成心的是不是?”

“怎么了?”朱标满脸纯真的问。

一向把朱标视若自己眼珠子的朱元璋也说道:“标儿你不是说,你长大了,要自己一个人睡吗?”

“宝宝还是个孩子,小孩子和娘睡不是应该的吗?”

那些日子,老朱在孙家姐妹那里,所以马秀英空虚寂寞,就想要搂着儿子睡,打发时间。

这时候朱标虽然外表像个小孩,可灵魂却是有一个二十多岁小伙。对于马秀英的无理要求,自然是不会同意。

先前马秀英要主动搂着他,给拒绝了。现在朱标又提这个要求,马秀英别提有多窝火了。

她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朱标的鼻子说道:“前几天老娘我要搂着你睡,你说你长大了,要和老娘分床睡,今天怎么又变成宝宝了?再说,老娘就是搂,也搂你三弟睡!”

朱元璋现在有三个媳妇,有更多的选择。

老朱娶孙家姐妹还不到一个月,新鲜劲还没有过。三个女人一个男人,夜宿谁家,属实也让老朱无所适从。

如今朱标给自己解决了一个难题,爱子心切的老朱,就摸着朱标的小脑袋说道:“好好,让你娘搂着你睡!”

“不行,他现在大了,要自己睡了!”先前被朱标拒绝过,骄傲的马秀英断然拒绝了朱标父子的无礼要求。

“那怎么办?”老朱无奈的问。

马秀英对身边一个漂亮的小姑娘说道:“玉儿,把他抱走睡觉去!”

“是,夫人!”

玉儿是马秀英身边的侍女,她是个孤儿,从小长在马秀英身边。因为她聪明伶俐,所以被马秀英收为义女。

她从小被马秀英养大,所以特别忠于马秀英。

听到夫人的命令,也不顾小朱标的反对,拉着朱标就往他房间走去。

朱标自然不肯轻易就范,挣扎着不让马秀英标奸计得逞。

玉儿也不客气,直接就抱起了朱标。

虽然是侍女,可玉儿长的和潘金莲一样,比李善长十六岁的女的小妾都漂亮,更难得的是她长了一对傲人的砸砸。

被抱在胸前,朱标只觉得好软。朱标在她怀里,渐渐的就安静下来。

老朱也和马秀英重温旧梦。虽然是人到中年,摔起跤来,你来我往,打的不可开交!

三个回合过后,两人都气喘吁吁的倒下了。朱元璋浑身是汗,气喘吁吁的,嘴里却叫着狠:“你服不服!”

“不服!”马秀英也不甘示弱。

“不服,那再来!”

“哎,别介!”马秀英到底是大家闺秀,知道有些事情要适可而止。“官人勇武,奴家服了!”

“这还差不多!”朱元璋得意的拍打着马秀英的胴体,得意的说。

她一改往日的庄严肃穆,变成小鸟依人的样子,偎依在朱元璋的胸口:“是,重八哥最厉害了,行了吧!”

丝绸从应天源源不断的流入平江,白银就响应的从苏州流入应天,造成了严重的贸易逆差。

就算苏杭富甲天下,老张也经不起这折腾。

珍妮纺织机的发明,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给老朱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

却也严重的扰乱了丝绸的市场行情,给张士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丝绸贸易是张士诚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张士诚可以减少赋税,广施仁义的资本。

如果被应天的丝绸不断入侵,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收入,还会让占区无数纺织女工失业,与之相关的绸缎庄,染厂等也都会受到影响。

如果不采取措施,整个占区的经济、稳定都会受到影响。

张士诚自然不能坐以待毙,听说应天一带的纺纱机都是把纱锭竖放的时候,立刻就组织人手进行防止。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2.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3.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4.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5.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6.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7.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8.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9.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0.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2.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3.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4.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5.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6.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8.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9.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0.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1.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2.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3.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4.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